White-tailed Robin
English name:White-tailed Robin
Scientific name:Myiomela leucura
【简介】
白尾蓝地鸲,英文名:White-tailed Robin;学名:Myiomela leucura。属于雀形目、鹟科、蓝地鸲属的鸟类。中高海拔地栖的珍稀鸟类,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西南部地区。
【外形特征】
雄鸟体长约17至19厘米,体重24至30克,通体呈现深蓝色至黑色,并带有辉蓝色的额头和翅膀上的斑块,在尾部两侧有醒目的白色斑块。雌鸟相较于雄鸟体色较为暗淡,多为橄榄棕色,尾羽模式与雄鸟相同,但上体为橄榄棕色,下体为淡褐色,具有模糊的白色喉部。
【鸣叫特征】
鸣叫音调清脆,多为一连串的银色哨音,听起来相当悦耳。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偏好湿润阴暗的山溪河谷地带。食性以昆虫和幼虫为主,秋冬季节会摄取部分植物果实和种子。喜欢独居或结对,善于隐蔽,多在林下低枝或灌木丛跳跃活动。
【繁殖习性】
中国西南地区和台湾为主要分布地。繁殖期通常从4月中旬持续至7月,偶而到8月还有个体繁殖。筑巢于林下或岩石洞穴,通常每窝产卵3至4枚。
【外型辨识】
雄鸟的深蓝色彩及尾部两侧的白色斑块是最为明显的识别特征;雌鸟主要通过其尾羽模式和整体的橄榄棕色来区分。
【保护状况】
因栖息地破坏而导致白尾蓝地鸲可能在局部地区出现减少的趋势,但总体上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其种群数量状况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全球范围内的白尾蓝地鸲从印度东部一直延伸至东南亚,包括中国、老挝、马来西亚、尼泊尔、泰国以及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