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yrannidae > Myiodynastes > Baird's Flycatcher
Baird's Flycatcher

Baird's Flycatcher

English name:Baird's 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Myiodynastes bairdii

【简介】
比氏大嘴霸鹟,学名 Myiodynastes bairdii,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霸鹟科的大嘴霸鹟属。该种鸟以自然学家Spencer Fullerton Baird的名字命名。

【外形特征】
该物种体型较大,身长约18-21厘米左右,双翅展开长度可达40厘米。体毛主要为橄榄色,翼部和尾羽呈赤褐色,腹部呈现黄色。头部有显著的黑色面罩,其前额呈现出淡沙棕色或接近白色,喉部带有一些灰纹,眼周白眉纹清晰。喙部粗壮结实,外表为黑色,基部略微带有粉色,特征明显。它们的虹膜色显栗褐色或灰褐色,足部呈黑色或灰色。

【生活习性】
比氏大嘴霸鹟特别适应于南美洲阔叶林及热带稀树草原带,主要生活在厄瓜多尔西南部和秘鲁西北部的干旱地区,海拔一般不高于1000米。这一物种偏好在干旱地带的树顶或高处的电线杆等地点栖息觅食,以昆虫为主食,也会食用一些果实。在捕食过程中,它们会从高处俯冲下来捕捉猎物。此外,它们有时也会发出低沉的三部分叫声。

【鸣叫特征】
对比氏大嘴霸鹟来说,其以独特的方式传达信息或吸引配偶。它们经常会发出三种简单重复的叫声。这种鸣叫频率适中,声音不高沉也不刺耳。

【繁殖习性】
原文未提供相关内容。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纹大嘴霸鹟(亚种chapmani)的区别在于上体橄榄而非棕色的羽毛、腹部颜色更浅及尾部和胸部未呈现重条纹。而金顶大嘴霸鹟生活在较高的海拔潮湿森林,它们面部的图案更为鲜明,上体绿色更深,腹部黄色更浓。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供相关内容。

【保护状况】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该物种被评为LC(无危)级别,表明总体上其面临生存威胁较小。

【地理分布】
比氏大嘴霸鹟主要存在于南美洲特定地区,特别是包括厄瓜多尔西南部和秘鲁西北部的干旱地带。更为具体地理划分上,从哥伦比亚南部至乌拉圭等地区短期内或有迁徙记录,但主流栖息地仍集中于上述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