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Crested Flycatcher
English name:Great Crested 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Myiarchus crinitus
【概述】
大冠蝇霸鹟(Great Crested Flycatcher,学名:Myiarchus crinitus),隶属雀形目霸鹟科蝇霸鹟属,是一种食性以昆虫为主的大型鸟类,又被称为大凤头鹟。这种鸟广泛分布于北美的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栖息于落叶林、混合林地、森林边缘等环境。该物种常取食昆虫,同时也会摄取少量的水果和浆果。
【外形特征】
大冠蝇霸鹟的成年个体体长约17-21厘米,翼展可达34厘米。这种鸟的上体为深橄榄绿色,腹部黄亮,喉部与胸部呈现灰白色,尾羽和初级飞羽带有红棕色。雄鸟与雌鸟体型相似,但雌鸟体型稍小,长度约为17-20厘米。
【生活习性】
大冠蝇霸鹟偏好栖息于林地边缘和开阔地带,夏季繁殖期在北美东部和中部启动,通常于4月中旬筑巢。它们倾向于搭建在树洞内的巢,巢由植被、植物纤维、动物毛发、羽毛及人工材料构建而成。每窝产出4-8枚卵,主要由雌鸟孵化,孵化期约为14天,雏鸟约两周后出窝。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叫声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开头是一个短哨音wheerreep,紧接着是更高音调的whee,最后是较为低沉的churr。此外,还有快速的huit上升鸣叫声,以及标志性振响whee-eep。
【繁殖习性】
大冠蝇霸鹟倾向于在树洞内筑巢,巢由植被、植物纤维、动物毛发、羽毛及人工材料构建而成。每窝产出4-8枚卵,主要由雌鸟孵化,孵化期约为14天,雏鸟约两周后出窝。
【外型辨识】
大冠蝇霸鹟与近缘种类如褐冠蝇霸鹟和灰喉蝇霸鹟相比,区别在于喙部更重,胸腹部颜色对比明显,胸部颜色为灰白色,而腹部为鲜亮黄色。此外,大冠蝇霸鹟的尾巴内侧带有红棕色。
【保护状况】
依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大冠蝇霸鹟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此物种的繁殖地覆盖了从加拿大中南部至美国中南部和东部的北美地区,非繁殖季节则向南迁徙,分布从墨西哥南部延伸到南美北部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在一些特定地区,如佛罗里达半岛的南部,大冠蝇霸鹟全年都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