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nut-throated Flycatcher
English name:Chestnut-throated 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Myiagra castaneigularis
【简介】
栗喉阔嘴鹟(学名:Myiagra castaneigularis),属雀形目王鹟科阔嘴鹟属,英文名为Chestnut-throated Flycatcher。主要分布于斐济的中北部和西部地区。
【外形特征】
雄鸟成鸟的上体呈蓝灰色,头部可见天蓝色冠羽和脸颊,对比鲜明的黑色前额尤为生动。其翅膀和尾巴均为黑色中带蓝色,尾羽端部又显白色。从喉部到胸部的区域显现出浓厚的栗色,并伴有黑色边缘与腹部的白色形成强烈对比。雌鸟外形与雄鸟有一定差异,上体显现丰富棕色,头部略带蓝灰色且眼周有黑色斑块,翅膀和尾巴则呈棕色,下体大多为白色,但两侧胸部和胁部带有锈色斑点。幼鸟外形酷似雌鸟,但颜色较为暗淡。
【鸣叫特征】
栗喉阔嘴鹟的叫声记录不多,主要特点是由快速、颤音般的连续音符构成以及节律略慢些、音域广泛上滑的音符序列。
【生活习性】
这种鸟种栖息于茂密成熟的森林中,尤其是在植被更为密集的区域活动。它以昆虫和蜘蛛为食,觅食区域多为林下层和中层。若需要,它也会进行飞扑捕食空中猎物。多数情况下以三口之家形式活动,但亦会参与到混种鸟群中,与鹪鹩、扇尾莺和绣眼鸟等鸟类共同觅食。
【物种区别】
这种鸟类直到最近才被认定为独立物种,先前被分类为蓝冠阔嘴鹟(Myiagra capitata)的同种变体。然而,基于分子与形态学上的显著差异,科研人员将其独立为一个新的物种。
【保护状况】
IUCN评估结果为LC(无危级别)。尽管不属于全球威胁物种,但考虑斐济特有种群的森林砍伐可能性及其入侵獴的影响不确定,该物种仍然存在一些显着的潜在威胁。
【地理分布】
栗喉阔嘴鹟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地区的斐济的中北部和西部,即波利尼西亚西南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