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billed Stork
English name:Yellow-billed Stork
Scientific name:Mycteria ibis
【简介】
黄嘴鹮鹳(英文名:Yellow-billed Stork,学名:Mycteria ibis)属于鹳形目鹳科鹮鹳属,是一种分布在非洲大陆及马达加斯加岛的大型涉禽。
【外形特征】
黄嘴鹮鹳体长约为90至105厘米,翼展150至165厘米,体重1190至2384克。主要羽毛为白色,尾部呈现黑色并带有绿金色光泽,喙为深黄色,具有轻微的向下弯曲。头部和颈部末梢有羽毛覆盖,但脸部和额头则为鲜艳的红色裸露皮肤,在繁殖季节颜色更为鲜明。
【生活习性】
黄嘴鹮鹳偏好各种湿地环境,如沼泽、水库边缘、河流湖泊、沿海泥滩等,避免了洪水中的大片区域。它们常在沙洲上栖息,也在浅水区觅食,夜间则栖息于树上。在乌干达的稻田地区附近,黄嘴鹮鹳有时会在城镇中筑巢。
【繁殖习性】
黄嘴鹮鹳的繁殖季节通常与雨季相吻合,会选择在树上筑巢,有时与其他涉禽共居。每个巢穴可产3至4枚蛋,卵的孵化期约为27至29天,幼鸟出生时全身覆盖白色绒毛,一般在孵化后的55天左右开始离巢。性成熟的年龄通常为3至5岁,最长的圈养个体寿命记录超过19年。
【外型辨识】
与其他鹳类的明显区别在于其显著的黄色喙和独特的红色裸露皮肤。
【保护状况】
据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评估,黄嘴鹮鹳的保护现状列为“无危”(LC)级别。该物种数量较大,尽管其栖息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整体受威胁程度较低。
【地理分布】
黄嘴鹮鹳分布在非洲大陆及马达加斯加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