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ted Flycatcher
English name:Spotted 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Muscicapa striata
【简介】
斑鹟(英文名:Spotted Flycatcher,学名:Muscicapa striata)是雀形目鹟科鹟属的鸟类。分布广泛,主要在欧洲和古北界至西伯利亚繁殖,冬季则迁徙至非洲和西南亚。
【外形特征】
斑鹟的体长约14.5厘米,体重则在14到20克之间波动。上体为灰褐色,下体为灰白色,头顶部及胸部有棕色条纹。翅膀边缘淡色,尾羽边缘也类似。亚种M. s. tyrrhenica的上体颜色较浅且偏暖色,头部及胸部的条纹更为模糊。幼鸟上体呈赭色斑点,下体则覆有鳞状的棕色斑点。
【生活习性】
斑鹟通常栖息于落叶林、公园及花园等较为开阔地带。繁殖期间,它们通常构建开放式的巢穴,并倾向于使用开放式的巢箱。斑鹟以昆虫、昆虫幼虫及蜘蛛为主要食物来源。
斑鹟最显著的行为是它们从显眼的栖息位点跃出捕捉空中飞过的昆虫,之后往往返回相同的栖位。这种直立的捕食姿势是其独特的标识。
【繁殖习性】
斑鹟通常在合适的凹陷处,有时利用开放式的巢箱,筑巢并产卵,每次产下大约4至6个卵。真实的世界中,巢穴可能被松鸦和家猫等掠食者威胁。在树叶间建造仅部分隐蔽的巢,是其逃避威胁的一种策略。
【保护状况】
斑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2018年版,列为“无危”(LC),意味着这种鸟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稳定。尽管如此,在一些地区的数量有下降趋势。其模式产地则是荷兰。
自十七世纪后半叶以来,斑鹟一直被生物学家和科学家所研究和记录,如长约谢夫·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帕拉斯,他在1764年首次对这种鸟类进行了命名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