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Muscicapa > Dark-sided Flycatcher
Dark-sided Flycatcher

Dark-sided Flycatcher

English name:Dark-sided 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Muscicapa sibirica

【简介】
乌鹟,学名为*Muscicapa sibirica*,属于雀形目鹟科鹟属。其体型小巧,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至东南部。

【外形特征】
乌鹟的体长约13至14厘米,上体呈深灰褐色并带有淡色的翼条和淡边的三级飞羽,胸部和两胁带有暗灰色条纹。胸部及颈部半环为白色,腹部中心及下腹为白色,尾下覆羽白色带灰晕色。喙端短而黑,脚也为黑色。眼大,环绕着醒目的白色眼圈。

【生活习性】
乌鹟在繁殖和觅食过程中展现出多变的行为模式。繁殖季节时,它们偏爱较高海拔的森林环境,在迁徙和冬季期间则可见于各种开放森林和园林地带。树栖性是其显著特征,在高树冠层活动较少下到地面。日活动峰值出现在日出后,使用突袭策略捕食空中昆虫。

【鸣叫特征】
无具体描述。

【繁殖习性】
繁殖期间,乌鹟通常会到海拔较高地带建造巢穴。它们将巢筑于高树上的针叶林侧面横枝位置,使用松萝和兽毛,巢位于距地面约5米的高度。每窝产卵3至4枚,孵化期约为14-15天,由雌鸟承担孵化任务,雄鸟也会参与其间的觅食与照顾活动。

【外型辨识】
乌鹟在下体有着明显的差异。另外,其翼长超过尾部的约三分之二为其显著特征之一。

【物种区别】
无具体描述。

【保护状况】
乌鹟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价,乌<|im_start|>鵯的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分布范围极广,故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繁殖地覆盖欧亚大陆的部分区域,包括西伯利亚南部、蒙古、东北方的中国、朝鲜北部、日本的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冬季其分布范围扩大至东南亚和远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