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SULIFORMES > Sulidae > Morus > Cape Gannet
Cape Gannet

Cape Gannet

English name:Cape Gannet

Scientific name:Morus capensis

【简介】
南非鲣鸟(Cape Gannet, 学名:Morus capensis)隶属于鲣鸟目鲣鸟科的大鲣鸟属,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沿海地区,尤其常见于南非洲的一些岛屿上繁殖。

【外形特征】
成年南非鲣鸟体长约85至90厘米,体重约2.6千克。头部和颈部从杏黄色到金色渐变为喉部、下颈和前额的纯白色。黑色部位包括尾巴、初级飞羽、次级飞羽、翼指骨、较大的主翼羽覆羽和中位主翼羽覆羽。黑色区域带有明显的白色羽轴。虹膜呈钢灰色,眼圈天蓝色;喙呈铅灰色,腿则为灰黑,带有淡蓝绿至淡黄绿色的趾脊。幼鸟的头部和颈部则是深褐色至近黑色,每根羽毛边缘有短窄的白色条纹。随着年龄增长,腹部会逐渐变成白色。

【鸣叫特征】
南非鲣鸟最常见的叫声为“urrah-urrah”,其音调相似但不似北方鲣鸟那样响亮和刺耳。雄性个体的叫声比雌性更高。

【生活习性】
南非鲣鸟是典型的海洋鸟类,其活动范围一般在大陆架附近,而主要是沿海岸线120公里内。繁殖季结束后,成鸟通常留在繁殖地附近的水域中,而幼鸟则会迁移到几内亚湾和东非沿岸的北部地区。

【繁殖习性】
南非鲣鸟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繁殖主要在9月至翌年4月期间进行。它们通常选择在大型群体中筑巢,巢由垃圾堆砌后沉积而成,巢心凹入并以粪便固定。繁殖群体中每窝通常产卵一枚,极少产两枚。孵化期约44天,尺鱼幼体皮肤为黑色,并覆盖有白色绒毛,97天左右的离巢期即可独立生存。首次繁殖年龄为3至4岁。

【外型辨识】
南非鲣鸟应与北方鲣鸟和澳大利亚鲣鸟相区分,具有全黑尾巴、更长的喉咙黑色条纹及更大的面部黑色部分。但这些特征在远处可能难以察觉。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南非鲣鸟被归类为濒危物种(EN);数量自1956年以来持续下降,主要受远洋渔业大量消耗其食物资源及周围水域环境受到污染的影响。

【地理分布】
繁殖期限定在纳米比亚和南非的特定岛屿上;非繁殖时期它们的活动范围则扩展至纳米比亚沿海北部以及东非至莫桑比克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