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d Hawk
English name:Barred Hawk
Scientific name:Morphnarchus princeps
【简介】
横斑南美鵟(学名:Morphnarchus princeps),是鹰形目鹰科的一个物种。此鸟外形类似土豹,分布广泛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以及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北部。
【外形特征】
横斑南美鵟成年个体体型较大,体长约为51-57厘米,翼展可达112至124厘米,体重约1千克。常见的为黑色上身,带有白色细横条纹的腹部。雄雌鸟外形相近,但雌鸟平均比雄鸟大4%左右。成鸟的头部、喉咙和上身呈现黑色,冠羽、颈背及肩羽边缘有着淡淡的蓝灰色,腹部和翼下覆羽则为白色,表面有黑色细条纹,尾部底部为灰白,尖端为黑色,且有显著的白色亚端带。喙和脚为黄色,成年个体虹膜呈深蓝色。
【生活习性】
横斑南美鵟喜爱栖息于潮湿的山地森林,可以在500至2500米的海拔处被发现,有时可攀登至3000米或降至300米。通常活动于林间空地边缘,而不是在整片森林中。它们常常以群方式生活,3至4只适宜的伙伴可以在森林上空看到它们翱翔。
【鸣叫特征】
横斑南美鵟常发出柔和的哨声,例如“wheeeuuuu”,并重复间隔声音;同时也会发出快速连续的哨音,如“weeweeweewee...”,每串约30至40个声音。
【繁殖习性】
横斑南美鵟的繁殖一般在植被覆盖的悬崖或岩石峭壁上进行,其筑巢材料通常包括小枝和树叶。他们的繁殖场地海拔高度在770到1950米之间。巢内会产一颗未标记的白色卵,孵化周期约为80天。幼鸟出生时被一层白色的绒毛覆盖。
【外型辨识】
成年横斑南美鵟与幼鸟在颈部、肩羽和上翼覆羽上的边缘有着细微的区别,幼鸟边缘为薄白边。与Geranospiza melanoleucus相比,横斑南美鵟往往体型较小,并且出现在不同的活动环境中。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其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中的记录,横斑南美鵟被列为无危物种(LC),然而,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该种列为二级保护物种。全球估计的数量少于10000只,且由于热带森林的持续破坏,某些地区的种群数量可能正在下降。
【地理分布】
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哥斯达黎加以及巴拿马,哥伦比亚西部和秘鲁西北部的安第斯山脉,以及厄瓜多尔东西两侧。这种广阔而又特定的生态适宜区域凸显了其独特的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