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fronted Nunbird
English name:Black-fronted Nunbird
Scientific name:Monasa nigrifrons
【地理分布】
黑额黑䴕(学名:Monasa nigrifrons),是䴕形目蓬头鴷科黑鴷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包括哥伦比亚东南部、厄瓜多尔东部、秘鲁东部以及大部分巴西地区。此外,它在玻利维亚仅限于东部地区的河流与湖泊边缘地带的森林中活动。
【外形特征】
黑额黑鴷成鸟体长约为26至29厘米,体重68至98克。全身呈深灰黑色,头部色泽最暗,身体后部则呈现蓝灰色,尾巴蓝黑色。额头颜色较深,形成了明显的黑额特征。该物种红褐色的喙尤其醒目,眼色深邃,腿部为黑色。幼鸟为石板灰色,带有不规则的红褐色斑点,颜色略显浑浊。其中,亚种canescens与指名亚种相比,体色较淡且灰。
【生活习性】
黑额黑鴷生活在亚马逊低地的河岸树、竹林、次生林、沼泽河岛、过渡森林及成熟的洪泛平原森林中。其主要食物来源为飞行中的昆虫、蔬菜枝叶中的节肢动物,还捕食小型蜥蜴和两栖动物。它们常跟随猴群或行军蚁群,捕捉因惊扰而出现的猎物。此外,黑额黑鴷也会加入其他觅食群,聚集在觅食区域内捕食。
【鸣叫特征】
黑额黑鴷的鸣声为连续快速上挑的“clerry”或“curry”哨音,偶尔夹杂有下降的“turra turra”颤音,通常以群体合唱的形式持续数分钟,是该物种显著的识别特征之一。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4月至10月,但具体时间会因地理位置而异。黑额黑鴷会在斜坡或平地上挖掘洞穴筑巢,洞穴深度可达1米左右。每窝通常产三枚卵,然而,其孵化和雏鸟成长的具体过程未有详细记录。
【外型辨识】
黑额黑鴷区别于白额黑鴷的显著特征是其颜色较深的面部,通常居住在较为年轻的森林及森林边缘处,而非成熟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