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ohoidae > Moho > Bishop's Oo

Bishop's Oo

English name:Bishop's Oo

Scientific name:Moho bishopi

【简介】
毕氏吸蜜鸟,原名为 Bishop's Oo,是一种已灭绝的夏威夷吸蜜鸟。该鸟类以查尔斯·里德·毕晓普命名,曾在夏威夷群岛的茂宜岛、拉奈岛和摩洛凯岛的高山森林中繁衍生息。最后一次确认的目击记录为1904年,最后一次可能的目击为1981年。IUCN将其列为已灭绝物种(EX)。

【外形特征】
毕氏吸蜜鸟是体型较小的夏威夷吸蜜鸟,体长范围为雄性206-242毫米,雌性179-225毫米。喙的长度接近头部,细长且微弯。该物种具有短尾和最少黄色羽毛的黑棕色鸟类。背部和臀部呈棕褐色,而翼弯、下翼覆羽以及尾上覆羽为白色。腋下淡灰黄色,胸部和腹部为黑褐色,下腹部和腹部为棕色,尾下覆羽为红棕色。成年个体腿部分为亮黄色,而幼鸟则为黑色。与其他夏威夷吸蜜鸟相比,该种颜色更偏向棕色,但体型更为紧凑。

【鸣叫特征】
这种鸟的鸣叫声音简单而独特,为两声节的“took-took”,数里之外依然可清晰听见。

【生活习性】
对毕氏吸蜜鸟的生态习性了解有限,但根据记录,这种鸟主要以夏威夷龙胆花的花蜜为食。

【繁殖习性】
原文未提及具体繁殖习性内容,故不输出该部分内容。

【外型辨识】
毕氏吸蜜鸟通常体型较小,尾巴短且黑,腿基部为黄色,淡色眼睛和黑白尖细的喉部及胸部特征较为明显。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及具体物种区别内容,故不输出该部分内容。

【保护状况】
IUCN将 其 列 入 已灭绝(EX)类别。无论着灭绝的原因,可能包括栖息环境破坏、入侵物种侵害及人类猎杀活动。

【地理分布】
毕氏吸蜜鸟原生于夏威夷群岛中的茂宜岛与摩洛凯岛。继1981年的最后一次未经证实的目击记录后,该物种主要活跃于茂宜岛东南向的高山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