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ern Tufted Flycatcher
English name:Northern Tufted 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Mitrephanes phaeocercus
【简介】
领霸鹟(Mitrephanes phaeocercus)是一种归类于雀形目霸鹟科的鸟类,主要分布于从墨西哥西部到厄瓜多尔西北部的区域。它们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山区和山脚地带格外引人注目。
【外形特征】
领霸鹟体长约12厘米,整体呈橄榄绿色,肉桂色下体和明显的羽冠是其显著特征之一。翅膀和尾羽黑色,带有两道淡黄色翼带和次级飞羽边缘,胸部橙褐色,则逐渐过渡到明亮的黄腹部。
【生活习性】
领霸鹟栖息于较高海拔的成熟森林和高大树龄的次生林中,特别喜欢边缘地带和开放的林地。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海拔700至3000米的范围,最为常见的栖息高度为1200至2150米。
【鸣叫特征】
该物种发出快速重复的“weet weet weet weet”的叫声,特别是在黎明期间,其鸣唱尖锐而迅速,节奏可以描述为“bip-bip-bip-dididiup-bip-bip-bibibiseer”。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里,雌鸟会在树枝或藤蔓上搭建半圆形巢,巢高4至27米,通常隐藏在蕨类植物、凤梨科植物或其他附生植物之中。雌鸟每个繁殖季产卵2枚,带有褐色斑点的白色蛋在15至16天内孵化。
【外型辨识】
领霸鹟与分布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橄榄色霸鹟有明显区分,外观及地理位置上表现出独特性。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领霸鹟被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或LC)物种。
【地理分布】
领霸鹟主要分布于从墨西哥西部到厄瓜多尔西北部的区域,包括中美洲的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南美洲部分国家。此外,由于其所在生态区的土地利用和环境变化,保护措施对于维持其物种稳定性和生态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