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imidae > Mimus > Chilean Mockingbird
Chilean Mockingbird

Chilean Mockingbird

English name:Chilean Mockingbird

Scientific name:Mimus thenca

【简介】
智利小嘲鸫学名为*Mimus thenca*,属于雀形目嘲鸫科的小嘲鸫属,是一种常见于智利中部至北部地区的鸟类。广泛分布在智利北部,从阿塔卡马大区南至洛斯拉戈斯区,包括奇洛埃岛,并在阿根廷纽克恩省有少量分布。

【外形特征】
智利小嘲鸫体型较大呈棕褐色,其尾长而尖锐,喙长且厚实。体长约28至29厘米,体重约66克。雄鸟通常比雌鸟稍大。成鸟头部、颈部和背部呈现灰棕色,带有深色条纹;臀部颜色较浅。翅膀及尾巴为黑褐色,展开时可看到两个白色翼带,外侧尾羽边缘和尾羽末端呈白色。喉咙部分为白色,胸部呈灰棕色,腹部则为较污白色,两胁带有黄褐色及黑色条纹。虹膜颜色从橄榄黄色至赤褐色不等,喙和腿均为黑色。幼鸟外观相似,但底色更黄褐色,条纹更多。

【生活习性】
智利小嘲鸫栖息于开放和半开放环境,尤其偏好有灌木丛的山坡和灌木区域,也可能出现在城镇公园和农田。它主要在地面觅食,偶尔也在高达3米的植被中活动。在密集的灌木丛中,它会在三个高度区间觅食:地面、1米以下和1至2米高,时间分配约为55%、28%和17%。

【鸣叫特征】
全年都有可能听到智利小嘲鸫的歌声,歌声由一系列多变的甜美音符组成,缺乏其他小嘲鸫声音中的断续感。它擅长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主要在10月至11月,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繁殖方式。它们全年都能保持领地性,领地面积约1公顷左右。巢主要由树枝和带刺的树枝构成,内部铺设羊毛或苔藓,通常建于1米高的植被底部,特别是在仙人掌中,并由周围的刺或棘枝保护。每窝产卵2至4枚,通常为3枚。卵为蓝绿色,带有大量红色和紫色斑点。孵化期为14至16天,而雏鸟期一般为11至12天。总体繁殖成功率仅为30%,其中卵阶段的死亡率最高,一些卵会被紫辉牛鹂刺破或盗取。

【外型辨识】
巢主要由树枝和带刺的树枝构成,内部铺设羊毛或苔藓,通常建于1米高的植被底部,特别是在仙人掌中,并由周围的刺或棘枝保护。每窝产卵2至4枚,通常为3枚。

【物种区别】
智利小嘲鸫的喙比长尾小嘲鸫的喙短,尾巴较短,黑色部分在翅膀上更为明显。雄鸟的体型通常比雌鸟更大。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智利小嘲鸫的保护级别为LC(无危),表明种群数量稳定,没有显著的威胁影响其生存。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于智利中部至北部地带,包括阿塔卡马大区至洛斯拉戈斯区范围内的多个地区,并在阿根廷纽克恩省有少量种群。在拉坎帕纳国家公园和弗雷胡尔赫国家公园,鸟的数量丰富增加了研究和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