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er Jacana
English name:Lesser Jacana
Scientific name:Microparra capensis
【简介】
小雉鸻(学名:Microparra capensis),又称小非洲水雉,属于鸻形目水雉科的小雉鸻属。体型长约15-16厘米,体重约41克。
【外形特征】
其明显的特征是前额具有显著的额甲,喙长且尖,呈稍向下弯曲的形态。顶冠呈现桔黄色,带金属光泽,翅膀颜色为棕红色,脸颊及颈部为白色,并带有金黄色的领带,眼睛周围是黑色的眼眉毛,脚趾特别长。
【生活习性】
栖息于水草繁茂的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偏好生长部分莎草和水生草类的环境。小雉鸻善行走,能在水生植物上奔跑,同时也能游泳和潜水。主要食物资源包括昆虫、虾、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及水生植物。
【鸣叫特征】
小雉鸻发出低沉的声音,重复频率可达每秒五次,持续时间长达五秒。其鸣声包括类似于“woot”的声音、“see sree shrrr”的抱怨声、“tchr tchr tchr”的柔和声以及重复2-10次的“ti”或“hli”音。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与地区和雨季相关,通常在雨季开始时前往季节性泛滥的水域进行繁殖。它们会使用水生植物如莎草、Polygonum等筑巢,巢可以自由浮动。一般产卵三枚,少数情况下会产四枚。孵化期约为19至24天,由双亲共同抚养直至雏鸟半大。
【外型辨识】
小雉鸻在繁殖区和非繁殖区之间来回迁移,其活动取决于水位的变化。曾被错误地认为是非洲雉鸻的幼鸟,但通过体型和背部颜色差异可以轻易区分。与其他非洲雉鸻幼鸟相比,小雉鸻体型更小,背部颜色更深,且飞行时白色翼缘可见,易于辨认。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小雉鸻被列为无危状态(LC)。
【地理分布】
小雉鸻的地理分布范围从马里与加纳,东至埃塞俄比亚,南至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及非洲东南部。在不同地区,其海拔高度变化从肯尼亚的3000米到埃塞俄比亚的1830米,以及赞比亚的1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