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ar Goshawk
English name:Gabar Goshawk
Scientific name:Micronisus gabar
【简介】
小歌鹰(学名:*Micronisus gabar*)是一种分布在非洲及阿拉伯半岛的鹰科鸟类。其体型小巧,有两种外观形态:灰白相间型和黑色型。成年雄鸟体重在90至173克之间,雌鸟则较重,在167至240克之间。
【外形特征】
小歌鹰体长28至36厘米,翼展56至66厘米。成鸟和幼鸟都具有醒目的白色臀部。红色眼(虹膜)和橙色鼻蜡是其显著特征。黑色变异型的小歌鹰的飞行羽毛和尾巴上会有些许灰色条纹,且不具有白色的臀部。腿脚呈现鲜红色,而黑色变异型的腿脚则带有斑点。
【生活习性】
小歌鹰栖息地点涵盖干燥的灌木林到开阔的湿润树林,在各种植被环境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在较干旱的南部非洲,小歌鹰通常限制在有树木的水源附近,但有时也会进入城市和城镇。它们主要捕食小型鸟类,也偶尔猎捕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乃至昆虫。
【鸣叫特征】
小歌鹰发出所谓的鸣叫声时,声音类似于飞扬的笛声‘kew-he, kew-he, kew-heee’或‘sweee-pee-pee-pee-pee’,甚至有模仿水鸡之声的情况。这与其他猛禽的叫声大不相同。
【繁殖习性】
小歌鹰的繁殖期根据地区不同而有所变动,西非和东北非的主要繁殖期多为3月至6月;东非则有两个高峰期;位于南非的繁殖季则为8月至3月。它们筑巢于本地树冠的上层,用细枝、土块以及蜘蛛网等材料构成巢穴。每窝产卵1至4枚,孵化期为33至35天。孵化主要由雌鸟负责,雄鸟则为其提供食物。小歌鹰于孵化时的间隙隔2至4天,大约30至35天后,雏鸟脱巢。
【外型辨识】
要与赞比亚雀鹰区分,可以观察咽喉部位,寻常的赞比亚雀鹰咽喉有条纹,腿脚橙色而非鲜红且臀部白色不显;与黑鹰比较,黑鹰咽喉有明显的白色,尾羽上没有条纹,鼻蜡和腿脚呈现黄色。
【物种区别】
无
【保护状况】
小歌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低危物种(LC),同时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II)中属于附录二。在南非,小歌鹰曾遭受一定程度的人为迫害,部分个体被报告在围栏、道路或农场水库等位置遭遇不幸。
【地理分布】
小歌鹰广泛分布于非洲,从西非和东非到南非,沿至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在非洲中部诸如赞比河谷等区域较为少见,在非洲南端卡拉哈里沙漠以及纳米布沙漠等较干旱地区,小歌鹰一般限于有树木的水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