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UCULIFORMES > Cuculidae > Microdynamis > Dwarf Koel
Dwarf Koel

Dwarf Koel

English name:Dwarf Koel

Scientific name:Microdynamis parva

【简介】
黑顶鹃,学名Microdynamis parva,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鹃形目、杜鹃科。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的低地和山地森林以及周边的太平洋岛屿(如台湾、东沙群岛、西沙群岛等)。

【外形特征】
雄性:上体为棕色,具有光泽黑色的顶冠和脸颊的条纹,眼下方为明显的白色条纹;下体为浅黄至淡黄白;虹膜红色,喙和脚均为黑色。
雌性:上体更为灰棕色,喉部灰色;虹膜为红色至榛色,脚为蓝灰色至黑色。
幼鸟:雄性具炭灰色喉纹,雌性在翼覆羽和背部有较深的洗染。

【生活习性】
栖息于低地至海拔1450米间的森林,包括次生林、画廊森林和花园中的大型遮荫树。通常独居或成对生活,倾向于雨林树冠区域活动,主要食物为果实,尤其是无花果,偶尔会驱赶其他鸟类。

【鸣叫特征】
叫声由一系列上升的哨音构成,通常为单一或双重音,与噪鹃(Pacific Koel)的叫声相似。但后者短促、音调更低且音量更小,音高较为一致。

【繁殖习性】
已知在6月时两性生殖腺增大,具体的繁殖细节尚未知,可能通过巢寄生方式繁殖。尚有一段求偶喂食的行为被记录到。

【外型辨识】
雄性的黑顶鹃特征明显,不易混淆;雌鸟可能与Ramphomantis megarhynchus(长嘴鹃)和噪鹃(Pacific Koel)混淆,但前者具有较长的喙和不同的体色,后者叫声和羽毛颜色与黑顶鹃存在差异。

【保护状况】
IUCN红名单等级为LC(无危)。
黑顶鹃广泛分布且相对常见,但对其生物学、生态学和种群规模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的低地和山地森林以及周边的太平洋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