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ared Forest Falcon
English name:Collared Forest Falcon
Scientific name:Micrastur semitorquatus
【简介】
领林隼,是一种体型较大、身姿修长的猛禽,属于隼形目隼科林隼属。广泛分布在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的低地热带雨林和红树林中,具备隐蔽的生活习性和独特的鸣叫特征。具有三种不同的毛色形态,并与巴氏林隼区别性特征明显。
【外形特征】
- 平均体长:38-61厘米
- 平均体重:雌性584-820克,雄性稍轻
- 颜色变化:上体烟灰色,腹部白色,带有黑色斑纹或条带。头部两侧有黑色新月形纹路延伸至冠部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低地热带雨林,偏爱森林边缘和红树林。
捕食行为:利用听觉定位猎物,主要捕食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甚至猎杀大型鸟类如巨嘴鸟等。
飞行习性:翅膀较短且圆形,长尾灵活,能够适应茂密森林中的狩猎与飞行。
【鸣叫特征】
常发出类似鼻音的“auw”或“ow”声,持续时间长达八秒,早间和黄昏时分更为频繁。此外,会有上升和拉长的“kow”音节等独特叫声。
【繁殖习性】
- 繁殖时间:2月至3月
- 筑巢选址:巨大空腔树洞,通常选择直径达90厘米的成熟大树
- 每窝蛋数:2-3枚,孵化约46至48天,生长周期达50天
【外型辨识】
领林隼具备三种不同的毛色形态,并且与巴氏林隼存在区别性特征。
【保护状况】
在2019年的IUCN红色名录中,领林隼被列为无危(LC)。然而基本森林栖息地的损失使得该物种面临一定数量的减退。
同时,该物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表明国际上有必要严格控制进行国际贸易可能对该物种种群造成的负面影响。
【地理分布】
领林隼分布在从阿根廷北部至墨西哥南部,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西和巴拿马等国家。特定栖息地是因为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各地的特定水域、热带雨林及次生林带中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