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ic Forest Falcon
English name:Cryptic Forest Falcon
Scientific name:Micrastur mintoni
【简介】
隐林隼(Cryptic Forest Falcon,学名:Micrastur mintoni),属隼形目隼科林隼属的鸟类,由惠特克于2002年首次正式命名及确认为独立物种。原本被误认为细纹林隼超过一个世纪。
【外形特征】
隐林隼体长30-35厘米,体重范围170-264克,雄鸟略轻。灰色的上体,头部颜色较深,颜色从翼覆羽的强烈黑色过渡至臀部。下体主要为白色,胸部有轻微的灰色条纹,腹部颜色较纯。裸露的面部呈现亮丽的橙红色,肉色带黑色的鸟喙,灰色甚至带灰白色的虹膜以及橙色的腿。尾羽上可见一条明显的白色宽带,其基部可能还有一条较弱的窄横带。该物种略具性二型特征,雌鸟相对而言更重,胸部条纹更为显著。
【生活习性】
隐林隼倾向于从林下隐蔽处猎捕,主要捕食喜好小型爬行类、昆虫以及可能的小型鸟类。有时还借行军蚁的慌乱进行捕食,可见该物种狩猎策略的巧妙。
【鸣叫特征】
隐林隼凭借其独特的“uk uk uk uk”鸣叫声而闻名,这是其种内交流的重要手段,通常在黎明时发出此声。伴随鸣叫,它们还以急促的“ca ca ca ca-ca-ca”和具有鸭叫声特征的“u uk,qui, qua-qua”来增强交流。在黎明以及一些干旱时节的黄昏,也常常听到隐林隼的鸣叫。
【繁殖习性】
繁殖区设于雨季(12月至来年4月)。该期间进行交配和筑巢。基于换羽期和被捕的标本推断,其繁殖期中雌鸟的尾部展现出较多磨损迹象。
【外型辨识】
该物种和细纹林隼及红林隼相比,有着较为独特的两处外观差异:一为尾部单一宽阔白色带,而细纹林隼则具有多条白色横带;二为面部的裸露皮肤颜色在这三个物种中为鲜亮的橙红色,其中细纹林隼面部橙色皮肤仅覆盖眼区前四分之三,隐林隼则扩展至眼区前四分之三。雌鸟腹部和胸部深灰色条纹更为显著。
【保护状况】
隐林隼(Microstur mintoni)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中为“无危”(LC),但鉴于亚马逊森林砍伐的加剧,根据森林开垦推测,在未来三代(26年)内,其栖息地或减少34.3%至51.4%。
【地理分布】
隐林隼栖息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的东南部,包括巴西朗多尼亚、帕拉西部,并现已证实也分布在巴西和巴伊亚沿海的岛屿森林。花园与密丛林皆适宜其生存。该物种偏好树冠层密集的干旱森林和高原森林,在季节性被淹季雨林—瓦尔泽亚森林中也常有发现。分布范围跨越19,300,000平方公里,隐林隼的两个种群有特定分布。其东南亚马逊种群主要居于东南亚马逊盆地;而南部大西洋森林种群则集中于巴西东南的大西洋岸森林。1990年后,后者一度被认为已消失,而最近在圣埃斯皮里图地区被重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