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bow Bee-eater
English name:Rainbow Bee-eater
Scientific name:Merops ornatus
【简介】
彩虹蜂虎 (Merops ornatus) 属于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除塔斯马尼亚州)、新几内亚及周边岛屿。身长约为23-28厘米,翼展宽约40-45厘米,体重为20-33克。
【外形特征】
雄性彩虹蜂虎主要为鲜艳的金属绿及红棕色,冠部与颈背呈金属色光泽,两翼的末梢为红色,眼上有明显的淡绿色眉线,眼纹下方有一条浅蓝色带,脸颊、胸部及喉部为黄色,喉部下方为褐色,胸前有粗大的黑胸带和少数蓝色横纹,尾羽深蓝,尾羽下有明显的飘带,虹膜为红色。雌鸟的后冠较弱且带有青铜色,飘带亦较短,虹膜为红棕色。幼鸟无飘带,背部为橄榄色,呈项圈状的红褐色带纹,并没有黑胸带,头下部至喉咙区域为淡黄色或黄色,下喉咙到胸部区域褪为棕红色。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沙质地牧场、耕地、溪流边的树林、公园和本地改建区域等环境。觅食时,彩虹蜂虎常停留在电线上或围栏上待机,见目标后快速飞出捕食飞行中的昆虫。鸟群间也常有紧密的联系协作。
【鸣叫特征】
彩虹蜂虎常发出连续滚动的音调,能够发出'prrr-p'或'prrreee'的声音,更显粗重、高亢但仍悦耳动听,有时亦会发出如'dip-dip'的叫声或'clip-lip-lip-lip'的颤鸣声。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在8月至11月之间与1月至3月之间进行。每对雌雄彩虹蜂虎在掘洞巢穴时通常会有多人合作。巢穴挖掘特殊,它们能够在1-3.3米的长度通道中加固巢室,巢室深40-42厘米,最终室宽20厘米,高8厘米。巢内蛋数通常是4-6个,孵化工作在产下第二三个蛋后开始且需时21天左右。雏鸟于离巢时体重可达20-33克,可以独立捕食。
【保护状况】
彩虹蜂虎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且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了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繁殖区包括澳大利亚大陆,非繁殖期常迁至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及俾斯麦群岛。其存在记录也延伸到了中国的台湾地区,更偶尔会在日本出现常见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