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fronted Bee-eater
English name:White-fronted Bee-eater
Scientific name:Merops bullockoides
【简介】
白额蜂虎,学名Merops bullockoides,俗名白额蜂虎。它们属于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在非洲亚赤道地带广泛分布。
【外形特征】
白额蜂虎体长约23厘米,体重介于28至38克。雄性略轻。其典型特征包括白色前额、深色眼睛周围环绕黑色面具、鲜艳红色喉咙、背部和翅膀为蓝绿色的尾羽呈现蓝色,表面覆盖黑色边缘。乳房和腹部肉桂色,尾下覆羽蓝色,尾羽下方几乎全黑。
【生活习性】
白额蜂虎栖息于宽阔的乡郊地区,特别是水源附近的土地上,如河流、水道和灌溉渠道旁的土质河岸。它们通常在低矮树木和高草附近活动,并群居形成小型或大型社群。繁殖期不同社群之间会共同繁育后代。
【鸣叫特征】
无相关信息
【繁殖习性】
白额蜂虎多数时间在空中飞行捕食,但也栖息于开垦的丘陵林带和村庄周围。它们通常在山崖或河岸边挖掘隧道筑巢,巢穴长度可达1至2米,末端为椭圆形巢室,直径约20厘米。繁殖期间,雌鸟每次产卵2至8只不等,群落内部会出现复杂的关系结构,某些不能生育的个体也会协助孵化及喂养雏鸟。
【外型辨识】
白额蜂虎以独特的白色前额和鲜艳红色喉咙闻名
【物种区别】
无相关信息
【保护状况】
在全球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为低危(LC)物种。地理分布范围包括非洲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区域,从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非中部和莫桑比克南部至肯尼亚和安哥拉。
【地理分布】
白额蜂虎广泛分布在亚赤道非洲草原地区,栖息于靠近水源的开阔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