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Bee-eater
English name:European Bee-eater
Scientific name:Merops apiaster
【简介】
黄喉蜂虎,属于佛法僧目蜂虎科,分布范围广泛,包括南欧、北非、西亚以及南非的部分区域。它以其醒目的颜色特征而知名:如鲜艳的黄色喉咙配以黑色项圈,诱人的蓝色腹部和火焰般红色的背部。
【外形特征】
成年黄喉蜂虎体长约28厘米,体重44-78克。雄性具有红色顶冠和披肩,黄色喉咙配黑色颈圈,腹部呈蓝色;肩部和臀部为亚麻色,尾羽较长且颜色与上尾覆羽接近。雌鸟类似,但部分绿色较为黄褐色,背部颜色更深。非繁殖季羽毛颜色较暗。幼鸟整体更淡色,红褐色被绿色取代,肩部、背部及臀部为浅绿色。
【鸣叫特征】
发出独特的连串“prreee”或“prruup”声音,声音圆润且含糊。
【生活习性】
黄喉蜂虎定居于开阔地带,包括河流河岸、耕作土地和灌木丛林地。它们有迁徙习性——欧洲和北非的种群冬季会迁徙到非洲热带地区。黄喉蜂虎多在白天活动,通常从树上、电线或围栏等高处捕食昆虫,尤其擅长捕食蜜蜂。
【繁殖习性】
繁殖时间通常为5月至6月。黄喉蜂虎筑巢于沙质河岸的洞穴中,每年产出4-10枚蛋;孵化期约为20天。雌雄共同参与孵化与育雏,幼鸟在约30天后出巢。
【外型辨识】
黄色喉咙与黑色颈圈是其显著特征;不同亚种羽毛颜色稍有差异。
【保护状况】
IUCN评估为无危。黄喉蜂虎繁殖地分布于南欧、北非西部至西亚中部,以及南非部分地区;非繁殖期分布于非洲西部、南中部。尽管被视为害虫猎手而捕杀,在某些地方因捕食蜜蜂而遭猎杀。威胁包括农药使用导致昆虫数量减少、作物单一种植增加、河流治理减少筑巢地林岸,以及荒野开发。
【地理分布】
黄喉蜂虎活动在有树木的石崖、陡坡和河谷地带,并在开阔平原地区繁殖。繁殖季节通常在4月迁来,在山区、平原林地或林区活动。冬季亦有时出现在平原丛林、灌木丛或芦苇沼泽地带。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