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NSERIFORMES > Anatidae > Mergus > Scaly-sided Merganser
Scaly-sided Merganser

Scaly-sided Merganser

English name:Scaly-sided Merganser

Scientific name:Mergus squamatus

【简介】
中华秋沙鸭(学名:Mergus squamatus),又称鳞胁秋沙鸭或唐秋沙,是一种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数量极其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雄鸟头及颈部呈金属光泽的绿色,背部黑色,两胁及尾部覆盖黑白色鳞状斑,胸白色,双冠状羽冠与嘴等长,喙鲜红。雌鸟头部及颈部棕褐色,背部灰褐色带有鳞状斑纹,胸部白色,具有短些的羽冠,喙也为红色。幼鸟特征与雌鸟相似但更为轻微。

【生活习性】
中华秋沙鸭偏好清澈的湍急山间河流,集群栖息在有砾石滩和岛屿的环境中。它们主要以鱼虾、小型水生生物为食,擅长潜水捕食,每次潜水持续15-30秒不等。夏季繁殖期,中华秋沙鸭会寻找成熟树木中的天然树洞筑巢。

【鸣叫特征】
文中未提及中华秋沙鸭的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4月中旬至5月间,中华秋沙鸭会产卵,每窝大约产卵8-14枚,孵化周期约32天左右。约8周龄的幼鸟离巢独立。

【外型辨识】
中华秋沙鸭的身侧有独特的黑白鳞状纹,使其与其他秋沙鸭种类区分明显。

【物种区别】
文中未提及中华秋沙鸭与其它物种的区别。

【保护状况】
中华秋沙鸭因其在地球上已经生存1000多万年,被比喻为鸟类活化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EN(濒危)等级。部分严重破损的栖息地已设立为自然保护区,包括位于中国吉林长白山及小兴安岭带岭的两个主要繁殖地。为了保护这一珍稀品种,中国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中华秋沙鸭列为一级保护等级。

【地理分布】
中华秋沙鸭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朝鲜、日本、韩国、缅甸等地,少量或零星存在于中国长江流域、洞庭湖和台湾地区。繁殖期间繁殖于俄罗斯东南部、中国东北部及朝鲜,少数也可在越南发现,但种群可能已灭绝。

【热点新闻】
多起关于中华秋沙鸭的发现记录不断刷新人们对这种珍稀鸟类的认知。例如,2021年,广东南岭地区首次监测到中华秋沙鸭,数量达到45只,刷新了广东近十年来的记录。2024年12月,施秉县的氵舞阳河景区也有发现,共计10余只中华秋沙鸭飞临越冬,令人欣喜。

这些珍贵的发现不仅反映了这一动物种群繁衍状态的积极变化,还突显了当前自然保护区和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