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throated Towhee
English name:White-throated Towhee
Scientific name:Melozone albicollis
【简介】
白喉唧鹀(英文名:White-throated Towhee,学名:Melozone albicollis)是属于雀形目、雀鹀科、地雀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仅在墨西哥的干内陆山麓和高地发现,主要集中在奥阿哈卡州。
【外形特征】
白喉唧鹀体型较大,尾部较长,外观呈淡褐色。该物种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白色的喉部斑纹,锈色的喉咙带和腹部底端也有锈色的点缀。它头部两侧为棕色,并且有一条白色的眉纹。眼下方有部分白色,尤其在嘴角处,下角下以肉桂色为过渡,黑色颊纹与白色的下巴和前颈形成对比。翅膀整体呈棕色,有一条狭窄的淡色翼带,其中中覆羽的翼带颜色更白,色彩对比明显。雌雄鸟的羽毛特征相似,幼鸟颜色与成鸟类似,但胸部有棕色斑点,翼带则为淡肉桂色。
【生活习性】
白喉唧鹀栖息于破碎的半干旱山地灌木丛中,也出现在松树和橡树混合的森林中,其活动范围的海拔高度在1000至2800米之间。白喉唧鹀习惯于地面或植被底层觅食,也需要时常挖掘土壤来获取食物。主要以种子为主食,偶尔也会食用一些昆虫和果实,是个全年留居的物种。
【鸣叫特征】
无相关描述。
【繁殖习性】
白喉唧鹀在繁殖季节即2月至5月期间繁殖。它们通常在地上或接近地表的位置筑巢,巢结构为碗状,材料选用干燥的草条,内部用细草、根须和毛发衬垫。每窝产卵4枚,卵色从浅蓝色到蓝白色,具有深棕色或红褐色的斑点。
【外型辨识】
无相关描述。
【物种区别】
与同类相比,白喉唧鹀最独特的特征在于其独特的白色的喉部斑纹和锈色的喉咙带。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白喉唧鹀列为无危(LC)等级。
【地理分布】
白喉唧鹀分布于墨西哥,主要集中在奥阿哈卡州及Balsas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