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eliphagidae > Melipotes > Common Smoky Honeyeater
Common Smoky Honeyeater

Common Smoky Honeyeater

English name:Common Smoky Honeyeater

Scientific name:Melipotes fumigatus

【简介】
烟色饮蜜鸟(学名:Melipotes fumigatus),又称普通烟色吸蜜鸟,属于雀形目吸蜜鸟科饮蜜鸟属。该物种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中西部至东南部的山区,生活在从海拔1100米到4200米的山区,包括苔藓林、森林边缘、次生林和扰动生境。

【外形特征】
烟色饮蜜鸟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全长约21.5厘米至22厘米。雄鸟体重为46-68克,雌鸟体重则在42-57克之间。头部整体呈黑色至棕黑色,逐渐过渡到深灰棕色,尤其是头顶和颈背区域。羽毛颜色逐渐变为烟灰色,上体覆盖既有深灰棕色也带有橄榄棕色的色泽。其最明显的特征是眼周围有一块橙黄色裸露皮肤斑块,当鸟类情绪波动或倒挂时,该斑块会变得更为鲜艳,呈现出红色。胸腹部位的羽毛颜色较浅,形成了对比,尤其是胸部边缘带有淡色羽毛边缘,形成引人注目的图案。

【生活习性】
烟色饮蜜鸟栖息于中海拔至高山地区,主要在密林中活动,包括苔藓林、森林边缘和次生林,尤其是在自然空地和山地区的花园中出现。它们活跃于1400-3400米的高度范围内,以果实为主要食物来源,对人类表现出较低的警惕性。

【鸣叫特征】
烟色饮蜜鸟的叫声独特。一种常见的叫声是连贯的两音节声调“puu-wiii!”,另一种则是尖锐重复的“wik!”音。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旱季晚期,此时产卵量较大。卵产出的时间在9月底至10月初,而雏鸟及离巢幼鸟的出现则集中在8月末至10月末。巢通常筑在离地面4.5至12米高的树枝上,靠近树干分支的地方。鸟巢是一个大而略显笨重的悬挂杯状结构,由苔藓、叶子和其他植物材料组成,内外结构分明,内部铺满枯叶和蕨类植物或根须,外部则为苔藓和植物材料。

【外型辨识】
烟色饮蜜鸟在羽毛颜色和眼周围橙黄色裸露斑块方面与其他同属物种有显著区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评估,该物种被归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级别,意味着其种群相对稳定,目前未面临显著威胁。

【地理分布】
烟色饮蜜鸟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中西部及东南部的山区,适应该地区的高海拔生态环境。总体而言,这一物种在林区上部较为常见,尤其在1100米以上的次生林和扰动生境中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