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win's Honeyeater
English name:Lewin's Honeyeater
Scientific name:Meliphaga lewinii
【简介】
利氏吸蜜鸟(Meliphaga lewinii)是一种雀形目吸蜜鸟科吸蜜鸟属的鸟类,以澳大利亚著名艺术家John Lewin命名。分布范围包括澳大利亚东部,从北昆士兰至维多利亚中部,栖息于多种环境,包括雨林、湿硬叶林、次生林、公园和花园等。这些鸟偏好湿润森林环境,适应城市公园和花园,也出现在果园中。
【外形特征】
体型中等,全长大约19至21.5厘米,雄鸟体重27.5至49.5克,雌鸟27.3至41.5克。利氏吸蜜鸟的上体呈暗橄榄色,头部呈暗灰色,有黑色眼纹,耳羽的后面突出黄色新月状斑点,翼和尾缘呈淡黄橄榄色。下体相对上体颜色较浅,呈橄榄灰色,带有点暗色条纹和淡黄色斑点,腹部下侧颜色更深。虹膜颜色为蓝灰色至深灰褐色,喙为黑色,腿为粉棕色,并逐渐变淡为淡灰色的前胫和趾尖。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栖息于多种森林生态系统,包括雨林、湿硬叶林、次生林、公园、花园、果园、灌木丛、松树林和种植园,高度范围从海岸到1000米。在冬季,它们会向低海拔地区迁徙。利氏吸蜜鸟的食谱广泛,主要以果实、花蜜为食,也吃昆虫、蜘蛛和软体动物。
【鸣叫特征】
利氏吸蜜鸟的鸣叫声独特。它们发出快速重复的断音声,类似机枪声,每秒大约发出11个音符,持续时间可达数分钟。此外,还会发出响亮的"schwep"声及略显沙哑的"week"声,通常在受到威胁时发出。偶尔会听到"toc"或"chot"声,循环缓慢而单调地重复。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从7月持续至次年3月。利氏吸蜜鸟筑建大型深杯状巢穴,结构由树皮、树叶、藤蔓、草和苔藓等材料构成,直径为8.9至11.4厘米,深度为6.4至7.6厘米,通常安置在距地面2.2至25米的地方。一个窝通常产2颗卵,孵化期大约是14至15天,由雌雄共同育雏,雏鸟留在巢穴约15天,之后仍有一周的时间得到父母的护理喂食。
【外型辨识】
利氏吸蜜鸟和细嘴吸蜜鸟、黄斑吸蜜鸟很容易混淆。通过体型、鸣叫声和耳羽形状大小等特征可以进行区分。细嘴吸蜜鸟的眼斑如同圆形,黄斑吸蜜鸟的眼斑呈椭圆形,而眼色方面细嘴吸蜜鸟为蓝灰色,黄斑吸蜜鸟为棕色。
【保护状况】
利氏吸蜜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分类为无危种(LC)。
【地理分布】
利氏吸蜜鸟分布于西从北昆士兰至维多利亚中部的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覆盖范围包括不同类型的森林,如雨林、湿硬叶林及其周围的农园地和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