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hraupidae > Melanospiza > Black-faced Grassquit
Black-faced Grassquit

Black-faced Grassquit

English name:Black-faced Grassquit

Scientific name:Melanospiza bicolor

【简介】
黑脸草雀(英语名:Black-faced Grassquit,学名:Melanospiza bicolor)是一种属雀形目裸鼻雀科圣卢西亚黑雀属的小型鸣禽。这类鸟类以橄榄色为主调,其中雄鸟的面部和胸部显著为黑色。

【外形特征】
雄性黑脸草雀长约10.2至11.5厘米,体重7至13克。其头部、喉咙和下体主要为黑色,两侧偏暗绿色;背部、翅膀、尾羽则主要呈绿色,眼睛深色,喙部为黑色,繁殖期间喙基部会变为粉红色;腿呈淡粉色。相较之下,雌鸟整体呈现橄榄绿色至棕色或灰色,喙的颜色也稍有不同,上喙颜色较暗,而下喙则较浅。幼鸟与雌鸟较为相似。

【鸣叫特征】
黑脸草雀的叫声多为一股蜂鸣般的系列音符如‘tse-tsee-tsee-tsizzle-tsizzle’或短暂的‘dik-zeezeezee’或‘tzit-tzweeee’;此外也常有柔软的‘tsip’声。

【生活习性】
栖息于干燥且开阔的环境,如金合欢或仙人掌形成的灌木丛、草地、道路上,甚至城市的种植园和花园等。它们的食谱主要由种子构成,偶尔也会食用果实。通常单独、成对或以小群活动,夜间还会集体栖息。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西印度群岛全年都有发生,于古巴则是4月至6月,多巴哥则为雨季期间6月至1月。雌鸟会在地面或低矮的灌木丛中筑一个由草构成的碗状巢,巢入口通常设在侧面或巢底。每窝产卵2至4枚,蛋呈现淡白色,带有红色和棕色斑点。

【外型辨识】
由于雌性乌草雀的羽色较为类似,可以通过其面部的黑色区域、整体羽色以及特有的鸣叫声来区分这两者。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版标准,其保护级别为低危(LC)。

【地理分布】
它们主要分布在西印度群岛(除了古巴)、多巴哥岛,以及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北部沿海地区。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黑脸草雀较为常见,而在古巴却极为罕见,仅限于Cayo Tío Pepe和其他北海岸的小岛。尽管在荷兰安的列斯群岛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它们仍旧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