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elanocharitidae > Melanocharis > Satin Berrypecker
Satin Berrypecker

Satin Berrypecker

English name:Satin Berrypecker

Scientific name:Melanocharis citreola

【简介】
缎蓝啄果鸟学名:Melanocharis citreola。该物种于2021年正式命名,为巴布亚新几内亚西部特有种,仅存在于库马瓦山脉和法克法克山脉的中高海拔云雾森林,海拔高度范围在900至1500米之间。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缎蓝啄果鸟的头部、背部和臀部为深蓝色且有光泽感,面部同样是深蓝色,与喉咙、胸部、腹部和肛周区域的明亮丝光白色形成鲜明对比,尤其在下腹部和喉咙部分带有柠檬黄的色泽。翅膀黑色,内侧有白色边缘,尤其是次级飞羽和覆羽。尾巴中间的羽毛除了最外侧的1-2毫米为白色,其余部分为深蓝色。下翼羽毛为白色。成年雄鸟长约13至14厘米,重量约为9.2克。亚成年雄鸟的体重相对较小,通常在11.1到11.7克之间。
雌性缎蓝啄果鸟的外貌特征尚待进一步研究描述,但目前根据初步观察,推测其上体为橄榄色,下体为较暗的灰色,带有一些黄色条纹。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海拔900至1500米的中高海拔云雾林区域,通常偏好在树木稀疏而树蕨繁茂的开阔地带活动。它们表现出了与其他鸟类(如黑嘴镰嘴风鸟、丽色极乐鸟等)在一个混合物种觅食群体中的集合特性,这些群体可以在2至9米的高度范围内被观察到。它们可能在地面附近的植被中寻找食物,但具体饮食内容尚不清楚。

【鸣叫特征】
该鸟的鸣叫声信息目前非常有限。有记录显示,在被捕捉时可能发出高音调叫声,并且这些鸣叫与扇尾啄果鸟的接触鸣叫类似。然而,这些叫声是否是其自然状态下的表现尚未明确。

【繁殖习性】
缎蓝啄果鸟的繁殖习性尚不完全明了。唯一被记录的一只11月采集的成年雄性标本显示其睾丸处于增大的状态,由此推测其繁殖季节可能在此期间。

【外型辨识】
雄性缎蓝啄果鸟主要通过其丝光白色的上体与胸部的深蓝色以及黄色调特征与其他啄果鸟种区别开来。此特征使得它在野外易辨。对于雌性个体而言,虽然目前描述有限,但考虑到其可能的橄榄色上体与灰色混有条纹的下体,可能与纹啄果鸟相似,但由于缺少橙色口角或嘴角条纹的区别特征,可以区分。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该物种被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LC)。

【地理分布】
仅限于西巴布亚库马瓦山脉与法克法克山脉的中高海拔森林地带,呈现地理分布的局域性。在库马瓦山脉,它们出现于900至1440米的地带;而在法克法克山脉,它们则在1200至1500米的高度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