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tufted Woodpecker
English name:Yellow-tufted Woodpecker
Scientific name:Melanerpes cruentatus
【简介】
黄须啄木鸟(Melanerpes cruentatus,也称为Yellow-tufted Woodpecker),是䴕形目啄木鸟科食果啄木鸟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地区。由于其色彩鲜艳和响亮的鸣叫声,被誉为森林树冠上的“小丑”。它们也是一类社会性鸟类,通常以3-8只的小群活动,尤其在繁殖季节,家庭成员会共同照料巢穴。
【外形特征】
黄须啄木鸟体型中等。上身和翅膀上覆羽为蓝黑色,具有金属光泽;胸前为光亮的黑色,腹部则为红色或橙红色;两胁为白色并间有黑色条纹。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黄色眼圈和从眼角延伸至颈背的黄色毛簇。雄鸟在头部中央拥有一片红色羽毛,而雌鸟则没有这一特征。幼鸟的羽毛稍暗,黑色部分偏近于褐色,红色斑块呈橙色,头部图案不明显。
【鸣叫特征】
黄须啄木鸟通过频繁响亮的鸣叫来展示自己的存在,其鸣叫声在亚马逊东部地区十分明显。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喜栖于湿润的森林、森林边缘以及有高大枯木的开阔地带之中,生活方式是杂食性的,主要以昆虫为主食,也会吃飞行中的昆虫及一些水果。它们是不迁徙的,全年都生活在一个气候稳定的环境——亚马逊雨林中。
【繁殖习性】
黄须啄木鸟在繁殖季节会修建多个巢穴。这些巢穴通常建立在一定的区域内,年轻的一代会帮助父母照料巢穴。这种行为体现了它们部分的社群性。
【外型辨识】
黄须啄木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地区的安第斯山脉以东的区域。作为该区一种体型小、主体呈黑色的啄木鸟,它们黄色的眼圈和面部羽毛簇是其独特的标识。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的分类,黄须啄木鸟的保护级别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黄须啄木鸟广泛分布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及马尔维纳斯群岛(通常称福克兰群岛)在内的南美洲亚马逊地区。1783年,该物种首次被正式命名,为科学界进一步深入了解这种美丽的啄木鸟所涉及的丰富生物学信息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