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ICIFORMES > Picidae > Meiglyptes > Zebra Woodpecker
Zebra Woodpecker

Zebra Woodpecker

English name:Zebra Woodpecker

Scientific name:Meiglyptes tristis

【简介】

黄腰斑啄木鸟,学名Meiglyptes tristis,英文名Zebra Woodpecker。它们极为罕见,以头部具有大的冠状羽毛、黑白条纹翅膀、深色的胸部和深色大眼睛而著称。雄鸟的眼下方还有一块淡红色斑点。

【外形特征】

黄腰斑啄木鸟是一种体型较小的啄木鸟,其显著特征是拥有棕色的冠毛和米黄色的臀部。这种鸟的喙相对较小,末端平滑,且略显弯曲,与大多数啄木鸟相比,它的喙较为圆润。尾巴也是相对较短的。成年个体的头部和上胸部为淡奶油色,上面有细致的黑褐色斑纹;翅膀和尾巴是黑色且覆盖着较宽的白色条纹,这些条纹可以一直延伸到覆羽的尖端和飞羽的内侧。尾巴下部和臀部具有明显的白色斑块。两侧的脸部是米黄而带有黑色的条纹和网状纹路,耳羽周围没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喉部有精细的米黄色黑褐色斑纹;胸部至腹部则为深灰色到黑色,并在胁部和尾下部覆羽上显得粗糙,带有显著的黄色和黑褐色斑纹。下翼覆羽呈现白色。雌鸟并无雄鸟所具有的淡红色耳须条纹。

【生活习性】

黄腰斑啄木鸟在原始的或次生性的森林中十分活跃,包括茂密的常绿阔叶林和更开阔的海岸林地或者泥炭沼泽森林。这些森林的空旷地带和边缘都可能是它们栖息的地盘,或者是在次生林中也能发现它们的踪迹。它们能够生存于低至1,100米的高度之间。

【鸣叫特征】

黄腰斑啄木鸟的叫声相对尖细又简单,通常会用干涩的“chit!”声表示自己的位置。

【外型辨识】

黄腰斑啄木鸟最容易辨别的特征是其臀部的白色斑块。这一特征与爪哇岛上的其他小型黑白斑纹的啄木鸟种类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2009年版本中,黄腰斑啄木鸟被列为濒危物种。该组织将黄腰斑啄木鸟列入了红色名录(EN)。

【地理分布】

黄腰斑啄木鸟的分布只限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尽管历史上该种鸟类曾一度被认为可能已经灭绝,但近日有证据表明它们依然存在,记录证实该物种出现在爪哇岛东部和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