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ated Grassbird
English name:Striated Grassbird
Scientific name:Megalurus palustris
【简介】
沼泽大尾莺(学名:Megalurus palustris),又被称为Striated Grassbird,属于雀形目蝗莺科大尾莺属。它们广泛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包括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南部、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和越南。
【外形特征】
沼泽大尾莺体型中等偏大,体长22至28厘米,体重38至56克。雄鸟比雌鸟稍大12%左右。其长尾羽尖细,有深色横纹。头部是淡色眉纹,眼后有深色纹路。背部和肩部羽毛呈淡褐色经过细微的着暗色条纹,胸部及腹部白色带有轻微暗色条纹。翅膀颜色偏浅,有强烈暗褐色纹路。下体为灰白色,有少量条纹,侧身偏暖色,带黑色条纹。虹膜为浅棕黄,喙上部灰褐色,下部棕黄色,腿棕黄或肉黄。
【生活习性】
沼泽大尾莺主要栖息于近水沼泽地、芦苇丛及灌木林。分布范围从海平面至1800米以下的地区,偶尔出现在2000米高的区域。它们善于在高草和芦苇中穿梭,并有较高的活动可见度,特别是清晨会格外显眼。栖息地丧失(特别是湿地的修改和过度放牧)是其主要威胁之一。
【鸣叫特征】
该鸟的鸣叫声独特而丰富。鸣唱时声音从尖锐的音符启动,随后变成混乱而复杂的颤音。常见的叫声包括“piht”、“wheeechoo”及“chot-chot-chot-chot which-u-quieee-chot-trrrrt-kwit-kwit-kwit-cheee-chwot”。
【繁殖习性】
沼泽大尾莺的繁殖季节通常在雨季开始,如在孟加拉国和泰国为4至6月。繁殖巢建在草本植物低处分枝处,主要由干草制成,内部衬有细草。每巢通常产4个蛋,偶尔也能产3个。繁殖期间,雌雄鸟共同孵卵,照顾幼鸟。
【外型辨识】
沼泽大尾莺以长而渐细的尾部和背部的黑色纹路为特征,常常在高草、灌木顶端或电线杆上发出响亮的叫声。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认为,沼泽大尾莺目前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说明它们总体种群数量稳定且未面临重大生存威胁。然而,栖息地的丧失仍被认为是该物种的主要威胁。
【地理分布】
沼泽大尾莺广泛分布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包括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南部、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和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