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nged Kingfisher
English name:Ringed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Megaceryle torquata
【简介】
棕腹鱼狗,学名:**Megaceryle torquata**,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大鱼狗属。其以大体型、大喙及响亮的叫声著称,羽毛呈蓝灰色,头部有蓬松羽冠,腹部为红棕色,颈部有白色项圈(即“圈环”),给人一种强烈的第一印象。
【外形特征】
棕腹鱼狗成年体长介于38-42厘米之间,体重为305-341克。其体羽主体部分为蓝色,头顶竖立着小尖峰状的冠羽,喙长达8厘米,极为强劲。雄鸟腹部基本呈红棕色,下腹部白色;而雌鸟的下体则呈现板结的栗色,胸部中间有一条宽的灰色带。喙和脚均为黑褐色。它们的翅膀狭长,尾部尖短,嘴形长大而尖锐,脚极短,所有脚趾中,第4趾和第3趾大部分并连,而第2趾只是基部与第3趾并连。
【鸣叫特征】
棕腹鱼狗的叫声较为响亮且低沉,捕获幼鸟时会发出尖叫声,干扰时同样会发出同样的叫声。成年鸟在巢穴里会用轻微的klek声进行信息沟通。
【生活习性】
它们偏好栖息于沿海和内陆的河流边缘及红树林、稻田以及城市周边地区。这些鸟种通常在距水面大约5至10米的枯树、岩石上或是在等待猎物时停留在电线杆上。以小鱼为主食,偶尔也捕食甲壳类、水生昆虫和小型蛙类。
【繁殖习性】
棕腹鱼狗通常在土崖壁或田野、小溪的堤坝等处,用嘴挖掘隧道式洞穴作为繁殖巢。巢穴内部通常不铺设垫物,卵直接产在地面。每窝产卵大约4至5枚白色纯色的蛋,卵直径约28×18毫米。孵化期持续约34至37天,雌雄轮流孵化后代,并共同养育直至成长。
【外型辨识】
与白腹鱼狗相比,棕腹鱼狗体型更为庞大,腹部颜色为红棕色,而颈部有醒目项圈且上半部分是以蓝色为主的背部。性别的区别在于,雄鸟腹部几乎完全红棕色而雌鸟胸部有一条宽的灰带。
【保护状况】
IUCN红色目录将**棕腹鱼狗**列为“无危”等级,证明它们在目前的生态环境中数量稳定,借此鼓励更加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分布于北美南部(含美国南部)和南美洲诸多地区,包括中美洲、波利维亚、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巴西、智利、阿根廷与乌拉圭等广阔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