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PODIFORMES > Apodidae > Mearnsia > Papuan Spinetail
Papuan Spinetail

Papuan Spinetail

English name:Papuan Spinetail

Scientific name:Mearnsia novaeguineae

【简介】
新几内亚针尾雨燕(学名:Mearnsia novaeguineae),属于雨燕目雨燕科,新几内亚雨燕属。这种小型鸟类长约11.5厘米,体形粗壮,尾部短而圆,尾端有小刺。

【外形特征】
新几内亚针尾雨燕体型小巧,头大,尾短而呈圆形,尾羽末端有长约1毫米的小刺。它们的翼型独特,外侧呈钩状,中翼膨胀,靠近身体部分则有收缩。羽毛上有光泽,上半身呈光泽蓝黑色,尾部和尾下覆羽呈黑色,喉部呈灰棕色,其余下体部分呈白色。亚种buergersi的喉部较为淡色,整体下体部分更显纯白。

【鸣叫特征】
这种雨燕通常较为安静,偶尔会发出一系列低鸣声,诸如“zizz”或“sizz”。有时也会发出连续3到4声的尖叫声,类似玩具橡胶动物叫声。

【生活习性】
新几内亚针尾雨燕栖息于低地,海拔不超过550米,主要分布于沿海和内陆森林地区,有时也会出现在居民区内。黄昏时最为活跃,以一对或小群的形式觅食,有时甚至会形成规模达40只以上的群体。它们偏好在树高以下的低空飞行,尤其喜欢在枯木周围捕食昆虫。

【繁殖习性】
该物种在新几内亚的特兰斯瓦纳帕地区进行繁殖,主要在干旱季节的后期繁殖。雨燕会选择树洞作为巢穴,曾在7米高的被烧焦的西谷椰子树干中发现巢穴。它们使用干燥棕榈叶纤维构建巢穴。

【外型辨识】
相较其他雨燕,这种雨燕最具辨识度的特征是其独特的翼型和尾部特征,加上其活跃的飞行方式。特有的尾端小刺以及翼部透明基部也为其独特标志。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新几内亚针尾雨燕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新几内亚特有物种,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低地和山丘地区,最高海拔为550米。也曾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南部托雷斯海峡的博伊古岛被观察到,这是它在澳大利亚的唯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