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ddy Treerunner
English name:Ruddy Treerunner
Scientific name:Margarornis rubiginosus
【概述】
棕爬树雀(学名:Margarornis rubiginosus)是雀形目灶鸟科爬树雀属的一种鸟类。它们分布于中美洲的高海拔地区,覆盖了哥斯达黎加北部至巴拿马的Chiriquí省。这种物种以其亮丽的红褐色羽毛、白色喉部及黑色眉纹而著称。
【外形特征】
棕爬树雀成鸟体长约15至16厘米,体重在17至24克之间。雄性与雌性羽毛相似,头部呈暗淡的红褐色,具有显著的白色眉纹和眼环。冠羽呈暗红色,颈圈比背部颜色更淡。背部、翼覆羽和飞羽均为红栗色,飞羽深灰褐色边缘带有红褐色。尾羽颜色比背部更淡,前端无羽枝,呈现刺状。喉咙部分为白色,胸部为红褐色,腹部几乎没有斑点,两侧和尾下覆羽为深红棕色。虹膜深棕色,喙和腿的颜色为灰橄榄色至灰棕色不等。幼鸟胸部的斑纹不及成鸟分明。该物种具两个亚种,M. r. boultoni相较指名亚种具有更深的沙黄色眉纹,上体颜色更深,下体呈现更丰富的肉桂色,斑纹较少。
【生活习性】
这种物种栖息于海拔1200至3000米的山地常绿森林的内部及其边缘。它擅长其分布区内四季活动。其食物多为各类节肢动物,且经常单独或成对寻找食物。它们会利用交错的树干、树枝及附生植物发现猎物。有时,它们还会倒挂在树枝上觅食。
【鸣叫特征】
棕爬树雀的鸣叫为一连串连续的快速哨音 ‘tsit’,另外还具有金属般的叫声和下滑的颤音。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大致在3月至5月,但具体繁殖细节尚不完全明确。巢为深椭圆形的球体,开口斜出,位于树干上,嘴里铺垫苔藓、附生植物碎片、蕨类植物纤维及其叶片。雌雄鸟共同照料幼鸟,具体从孵卵到幼鸟离开巢穴的时间已知较少。
【外型辨识】
在中国中美洲高海拔地区,棕爬树雀是唯一具有独特头部图案的小型红色鸟类。
【保护状况】
棕爬树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分类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棕爬树雀分布于中美洲的高海拔地区,具体指北至哥斯达黎加北部、南至巴拿马的Chiriquí省。它们栖息于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及巴拿马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海拔森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