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winged Fairywren
English name:White-winged Fairywren
Scientific name:Malurus leucopterus
【简介】
蓝白细尾鹩莺是细尾鹩莺科中细尾鹩莺属的一员。这种鸟类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中央干旱区域,从昆士兰州中部一直延伸到南澳大利亚州,直至西澳大利亚州。
【外形特征】
体长约11至13.5厘米,体重在6至11克之间。雄鸟体形大于雌鸟,婚羽时节,雄鸟羽毛为明亮的钴蓝色,与白色的翅膀相映成趣;雌鸟则全身为沙褐色,尾部略带蓝色。幼鸟颜色较暗,喙为粉色,尾羽较短。
【生活习性】
蓝白细尾鹩莺主要栖息于干燥和半干旱地区,偏好石南荒原和灌木丛,尤其是滨藜和蓝澳藜类的小灌木以及三齿稃草和禾木植被。食物主要由昆虫构成,偶尔摄取小型水果和叶芽。群体生活,保持固定领土。它们多以齐足跳行动,善短距飞行动作。
【鸣叫特征】
雄性展示行为包括搬运花瓣进行求偶。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方法是雄性在雌性面前展示深鞠躬姿势,持续时间最长可达20秒,展示期间其白色羽毛形成一条显著的白色带穿过深色羽毛。另外,它们也发出多种鸣叫,包括啭鸣、刺耳的“唧”声以及鸟巢周围的轻柔鸣叫。
【繁殖习性】
每年春夏季进入繁殖期。每个繁殖家庭通常由繁殖员配对和一至三只辅助者鸟组成,后者多为以前年份的子女,帮助抚养和保护雏鸟。鸟巢通常由雌鸟独自筑造,巢穴内部结构为半球形,搭配蜘蛛网和植物材料,置于茂密灌木丛中。每个巢穴可产卵2至4枚。孵化期约14天,雌鸟独自行使孵化职责,雄鸟和辅助者参与雏鸟护理和喂养。未满月的幼鸟不便离开巢穴,约在10至11天后方能离巢,迁徙至邻近区域或留待下一个繁殖周期。
【外型辨识】
蓝白细尾鹩莺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雄性在繁殖期表现出鲜亮的蓝白色羽毛,而雌性则全身为柔和的沙褐色,尾部较淡;另外,幼年雄鸟在最初几个月里羽毛颜色接近雌鸟,随年龄增长逐渐显现出特有的蓝色特征。
【保护状况】
指名亚种leucopterus在澳大利亚被定为易危,但全种群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无危物种类别。成鸟和幼鸟的天敌主要包括食肉哺乳动物、当地的肉食性鸟类和爬虫类等。此外,人们的行为干扰,如基础设施建设和行走活动,也对它们构成了威胁。
【地理分布】
蓝白细尾鹩莺分布在澳大利亚西海岸和中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