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ous-crowned Babbler
English name:Rufous-crowned Babbler
Scientific name:Malacopteron magnum
【概述】
大红头树鹛(学名:Malacopteron magnum),属于雀形目幽鹛科树鹛属,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大陆的低地森林、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中海拔地区。
【外形特征】
大红头树鹛体长约为18至19.5厘米,体重在20至36克之间。头顶为暗红褐色,颈部为黑色;其显著特征为黑色后冠和红褐色前冠。眼周的眉线和耳羽呈浅灰色,眼睑和下眼睑为浅灰色,带有柔和色调,眼瞳为红棕色。喙部灰褐色,下喙较淡呈角灰色。腿为浅灰色。
【生活习性】
大红头树鹛栖息于低地和中海拔的原始森林、高地泥炭森林、过渡性森林以及一些被选择性砍伐的林区。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偶尔也会吃些种子。它们通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常在同一栖息地中与其他物种,如其他树鹛一同觅食。主要在森林中层和高树的分枝上觅食,极少降至地面。
【鸣叫特征】
大红头树鹛的鸣叫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清晰间隔的音符序列,例如“phu-phu-phi-phi”;其次为连续均匀的音符,例如“chuwee-chuwee-chuwee-chuwu-chuwu”;最后是由间隔大、响亮、音调均匀的音符组成的序列,如“chut-chut chut-chut-chut-chut-chut”。雄鸟在歌唱时可能依次发出这些不同的音型,并伴有雌鸟的配合叫声。
【繁殖习性】
大红头树鹛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3月至5月,苏门答腊则为5月至6月,沙捞越地区在8月至9月,而在沙巴则为3月、5月至7月和10月。它们在距地面1米以内的树枝或灌木中筑巢,巢呈杯状,由枯叶、草和苔藓交织而成,内部铺有细根。每次产卵2枚,蛋壳细腻柔润,背景颜色为丰富的鲑鱼粉红色,带有深红棕色的斑点。
【保护状况】
大红头树鹛目前被IUCN评级为近危(NT)。
【地理分布】
大红头树鹛分布于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地,常见于东南亚低地和中海拔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