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ry-breasted Bushshrike
English name:Fiery-breasted Bushshrike
Scientific name:Malaconotus cruentus
【地理分布】
红胸丛鵙广泛分布于非洲中、东部的热带森林地带。其分布覆盖了几内亚、塞拉利昂到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乌干达西部,刚果南部和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部的低地森林区域。具体而言,它们存在于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多哥及乌干达等地区。
【外形特征】
红胸丛鵙是一种中小型鸟类,体长23至25.5厘米,雄鸟体重68至79.5克,雌鸟则重70至91克。其头部呈灰色,眼周有明显的白色眼圈;喉咙、胸部橙黄色渐变,背部、翅膀和尾部为橄榄绿色,尾羽尖带有暗斑。红胸丛鵙具有独特的大型钩曲喙,且鼻孔和嘴角分别长有三和五根刚毛。存在黄色和红色两种色型,幼鸟经历从额头到颈背的淡棕色,到胸部渐为淡黄,腹部淡黄体色的变化。成年鸟则拥有腹部白色,胸部淡灰黄,臀部绒毛状的特征。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栖息在低地森林,偏好热带湿润和干燥的森林环境。红胸丛鵙通常在林地、灌丛和森林中活动,偶尔也会出现在农田和花园中。它们善于鸣啭,声音包括一系列斩短、共鸣的“hoh”音符,类似于丝胸拟啄木鸟的声音,每16秒传出10个左右的音节,并且会快速重复发声。此外,红胸丛鵙还具有独特、尖锐和加速的颤音“krrrièèèk”,其他叫声包括兴奋的滚动音效“rrrourourou”,还有短促且有力的“kik-ik-ik”、抖动摩擦和叽叽喳喳的声音。
【鸣叫特征】
红胸丛鵙的音频特点包括硬而尖锐的加速颤音“krrrièèèk”,特征鸣声,以及清脆利落的“hoh”音节。此外,它还有带节奏的滚动声,兴奋时还会发“rrrourourou”声音,以及飞行时发出尖锐的“kik-ik-ik”。
【物种区别】
红胸丛鵙与中非丛鵙可能会有局部重叠,但是橙红色胸部和明亮的白色眼圈是其特有的形态特征。通过与其他类似物种,如绿胸丛鵙和蒙氏丛鵙对比,胸部橙红的独特颜色组合和亮白色眼圈帮助识别该物种的身份。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红胸丛鵙被列为低危物种(LC),种群数量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