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ffy-backed Tit-Babbler
English name:Fluffy-backed Tit-Babbler
Scientific name:Macronus ptilosus
【简介】
绒背纹胸鹛(英文名:Fluffy-backed Tit-Babbler,学名:Macronus ptilosus),是属于雀形目、鹛科的鸟类。这种中等体型的鸟类主要分布于马来半岛、印尼苏门答腊岛及婆罗洲的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
绒背纹胸鹛的体长约16.5至17厘米,体重在18至34克之间。雄鸟和雌鸟的外观相似,均拥有深棕色的羽毛,头部呈栗色,喉部为黑色,背部和臀部的羽毛有时不显突起。幼鸟的颜色较暗,眼周皮肤位淡蓝色,上喙为污黄色。在亚种trichorrhos中,耳羽和胸部的颜色偏向赭色,腹部的暗灰色斑点也较少。
【鸣叫特征】
绒背纹胸鹛的鸣叫声多变,常见的是一种连续4至5个音符的轻柔呼噜声。其他叫声可能包括尖锐的颤音、噼啪声和呱呱声。
【生活习性】
该物种偏爱次生林及选择性砍伐森林的底层植被区,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是小型甲虫。通常情况下,它们成对活动,并频繁在树叶间觅食。
【繁殖习性】
关于绒背纹胸鹛的具体繁殖细节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而言,该物种会在繁殖季节进行求偶、筑巢、交配和产卵等一系列活动。
【外型辨识】
在受威胁的低地森林中,绒背纹胸鹛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得以在次生林中生存下去。然而,随着栖息地的碎片化,这种鸟类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物种区别】
与其他纹胸鹛属的鸟类相比,绒背纹胸鹛独特的栗色冠羽和黑色喉部是重要的区分特征。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分类,绒背纹胸鹛被列为近危物种(NT)。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广泛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以及婆罗洲的部分地区,主要栖息在混合龙脑香林的低地至一定海拔之上。在不同的地区,它们的生活海拔范围可以从马来半岛的海平面升高至200米,苏门答腊可达700米,而在婆罗洲地区则可达到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