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aridae > Machlolophus > White-naped Tit
White-naped Tit

White-naped Tit

English name:White-naped Tit

Scientific name:Machlolophus nuchalis

【简介】
白枕山雀(学名:Machlolophus nuchalis)是雀形目山雀科黄山雀属的一种鸟类。它们的显著特征为头部至尾部上半部分的黑色光泽,配以明显的白色颈背斑和白色翼覆羽。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长度约12-13厘米,重量13-14.5克。雄鸟的头部、尾部上半部分为光泽的黑色,颈背斑和翼覆羽白色。尾羽中央黑色,尖端白色;次级飞羽及外侧尾羽基部白色;颊部、耳羽与颈部侧面白色或乳白色;颏部、喉部和胸部黑色;腹部有一条黑色带延伸至下腹部,其余下体淡白或更白。雌鸟外观与雄鸟相似,但色彩较为暗淡;颈背斑较小,翼覆羽和次级飞羽白色较少,下体偏黄。幼鸟的头部和上体呈烟灰色,缺乏光泽,颈背斑为乳黄色。

【鸣叫特征】
白枕山雀最频繁的联系鸣声表现为一串尖锐的哨声,以较高音调开始,例如:"ti, pee-pee-pee, ti-pee-pee-pee-pee" 或 "teep, whee-whee-whee-whee"。此外,还有一些柔和的 "tip-it" 声音,单独温和的声音,例如 "pit" 或 "chit",以及类似 Common Chaffinch 的尖锐 "tink" 声。其歌声为高音的 "tiu-sut-sut-sut" 和短暂的颤音。

【生活习性】
白枕山雀栖息于低地干刺森林的金合欢(Acacia)灌丛中,通常在石质或丘陵地带。它们也出现在干燥落叶林中的灌木丛中,偶尔会在果园和花园中被发现。在非繁殖季节,它们可能会离开繁殖区。它们主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如蜘蛛和幼虫为食,偶尔也吃浆果和花蜜。通常成对或形成小的家庭群体活动,有时会与其他物种的混合觅食群体集结。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5月至8月。它们的巢通常位于树洞中,巢穴由植物纤维、绒毛垫等构成,配有动物毛发和羊毛。已知巢穴多坐落于Salvadora persica树和Boswellia serrata树中,高度约2.5-5米。一窝最多可产出三只雏鸟,由父母共同喂养。

【外型辨识】
在白枕山雀的分布范围内,唯一的黑白对比山雀就是它们自己。与苍背山雀相比,苍背山雀的翼覆羽和背部呈灰色,而白枕山雀的翼覆羽全白色,上体为黑色。在印度的分布上,南印度种群和西部种群有明显的分离。

【保护状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它列为易危(VU)级别。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由于栖息地破坏和丧失,白枕山雀的分布范围和数量急剧下降。

【地理分布】
在印度西北部较为稀少,在南部印度更为罕见,主要集中在西部印度的Kutch和Rajasthan以及南部印度的Karnataka和Tamil Nadu。分布地区的健康种群可以在Sajjangarh Wildlife Sanctuary(Rajasthan)、Anshi National Park(Karnataka)和Mudumalai National Park(Tamil Nadu)边境区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