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winged Manakin
English name:Club-winged Manakin
Scientific name:Machaeropterus deliciosus
【简介】
梅花翅娇鹟,学名Machaeropterus deliciosus,属于雀形目娇鹟科红顶娇鹟属的小型鸟类。主要生活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侧的云雾森林。
【外形特征】
雄性梅花翅娇鹟拥有独特的第二级飞羽,头部呈亮丽的酒红色,身体其余部分为栗褐色,侧翼和背部长有白色斑纹,翅膀和尾巴则为黑色。雌鸟体色为橄榄绿色,面部细微带有肉桂色调,喉咙为灰白色,胸部与侧翼呈黄橄榄色,腹部颜色为淡黄色。
【鸣叫特征】
雄鸟在其求偶期间可能会发出尖锐的“seet”声或连续的“seet-seet”声,之后则发出多达8个响亮而刺耳的“keah!”音符。更特别的是,在其展示中,通过快速振动其特化的第二级飞羽末端的空心球状结构,它们还会产生一个独特的机械式“tip-tip-beeuwww”声音,最后一个音符带有金属般的回音。
【生活习性】
梅花翅娇鹟常在空中追逐猎物,以小浆果和昆虫为食。栖于湿润的山地森林,会聚集于苔藓覆盖的环境中,偶尔也加入混合物种群。它们活动范围通常在海拔600至1900米之间,在非繁殖季节可能会下降至海拔100米。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在3月至8月,雄鸟单独展示,但彼此靠近,通常在离地面约7米的细枝上进行快速拍打翅膀和高举动作,进而产生机械声音。巢穴为小杯状结构,由植物纤维制成,外部覆盖有苔藓,悬挂在灌木水平分叉位置,距离地面约0.5-1.2米。每窝产卵2枚,孵化期与雏鸟离巢的具体时间尚无记录。
【外型辨识】
根据IUCN标准,该物种被列为无危(LC),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其独特的第二级飞羽结构与显著的外形特征,雄鸟与雌鸟具有较高识别度。雌鸟下眼眶斑点为橙黄色,是这类娇鹟的快速识别标志。
【地理分布】
梅花翅娇鹟主要覆盖哥伦比亚西南部的里萨尔达省,至厄瓜多尔西部的皮钦查省及埃尔奥罗省和洛哈省的西部地区。该物种自1988年起也出现在厄瓜多尔的布埃纳文图拉地区,此前似乎并未有记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