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ucasian Grouse
English name:Caucasian Grouse
Scientific name:Lyrurus mlokosiewiczi
【概述】
高加索黑琴鸡(学名:Lyrurus mlokosiewiczi),也称为Caucasian Grouse,是鸡形目雉科琴鸡属的鸟类。分布在高加索山脉区域,靠近森林和草甸之间。
【外形特征】
高加索黑琴鸡雄鸟体长约50-55厘米,雌鸟约37-42厘米。雄鸟全身黑色,肩上有白色斑点,长尾向下弯曲,有醒目的红眉。雌鸟灰褐色,带有密集的条纹和斑点。幼鸟初期上体偏赤褐色,带有淡白色翼带。
【鸣叫特征】
雌鸟发出咯咯叫声。雄鸟在展示时,翅膀拍打产生清晰的声音,尤其在展示白色下翼面时更为明显,还伴随着低频金属声音。在雌鸟接近时,频率增加。
【生活习性】
高加索黑琴鸡栖息于高山森林和亚高山草甸之间,常见于云杉、桦树林和杜鹃灌木丛。夏季频繁活动在亚高山草甸,冬季则迁移到森林较高处,栖息海拔1700-3300米,甚至下降至700-1000米。食物包括桦树芽、杜鹃叶、冷杉针叶、越橘叶以及昆虫和蜘蛛幼虫。
【繁殖习性】
繁殖期在五月,雌鸟筑巢于灌木丛或岩石下,使用草、叶子和羽毛覆盖巢穴。每窝产5-6枚淡奶油色带斑点的蛋,孵化期约为20-25天。雏鸟在10-14天后能够飞行,约2个月时达到成鸟大小。孵化时性别比例为1:1,但雏鸟首月死亡率高达50%。
【外型辨识】
高加索黑琴鸡体重约为813.99克,翼长197.8毫米,嘴峰长约27.7毫米,喙宽约11.3毫米,喙厚约11毫米,跗跖长约47.3毫米,尾长约166.8毫米。
【物种区别】
与黑琴鸡相比,高加索黑琴鸡羽毛更呈绿色黑色,翅膀和下尾覆羽缺乏白色,尾部“琴键”较短,向下弯曲。雌鸟尾部大致呈现方形,羽毛条纹比黑琴鸡更细。
【保护状况】
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近危(NT)。近年来数量呈减少趋势,研究也相对较少。
【地理分布】
高加索黑琴鸡分布于俄罗斯南部山区,阿塞拜疆东北部,土耳其、格鲁吉亚东部、亚美尼亚、伊朗的部分地区。栖息环境为落叶松、云杉、冷杉和红松等针叶林带,且习惯于半开放灌丛和草甸。
【保护与研究】
高加索黑琴鸡是高加索特有的大型猎鸟,近年来由于栖息环境的破碎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其数量不断下降。保护工作仍需加强,尤其是针对栖息地的保护和减少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