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ICIFORMES > Lybiidae > Lybius > Black-collared Barbet
Black-collared Barbet

Black-collared Barbet

English name:Black-collared Barbet

Scientific name:Lybius torquatus

【简介】
黑领拟啄木鸟是一种中等体型、外形粗壮的鸟类,以其黄色腹部、红脸及黑色颈环和胸带著称,广泛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和东南部多种林地环境。

【外形特征】
黑领拟啄木鸟体长约17.5至19厘米,体重在35至80克之间。头部和喉通常为红色,但有时为黄色;头后和颈背呈黑色,肩部至上身棕色且带有黑色的细横纹。胸前有一黑色横带,腹部为黄色。喙大,黑色,并具有一至两颗'齿'状突起,幼鸟较浅色且喙上无'齿状结构'。

【生活习性】
这一物种常栖息在开放与封闭的林地中,包括农田、花园、河岸森林和灌木地带,海拔高度从海平面至1820米。以果实(如葡萄、番石榴和无花果)及昆虫(如蚂蚁、甲虫、蜜蜂)为主要食物。觅食时,它会在树枝和树干上搜寻食物,偶尔会直接捕食飞行中的昆虫。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为8月至次年4月,但根据具体地理位置可有所差异。在卢旺达和刚果东部,为4月至5月;在非洲南部地区如安哥拉和津巴布韦,主要为9月至12月。巢穴由主要配对挖掘于树桩或枯枝下方,洞穴深度约为48厘米。巢中可孵化1至5枚蛋(平均3.3枚),孵化期18至19天,孵化后由社群共同喂养雏鸟,雏鸟会在28日后抵达巢口,并在33至35天后离巢。幼鸟会留在群体中达5个月左右,并协助下一季的繁殖。

【外型辨识】
该鸟种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和东南部,覆盖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斯威士兰、肯尼亚、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国家。与红颊拟啄木鸟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没有黑色的下体。与褐胸拟啄木鸟相比,则具备更宽的棕色胸带和较淡的喙色。不同的亚种在外形色彩和体型上存在细微差异。

【保护状况】
黑领拟啄木鸟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LC),显示其目前的种群不存在明显威胁。然而,它表现出一定的侵略性,会侵占其他较小拟啄木鸟的巢穴和栖息地,这可能为其在适宜繁殖地点减少的情况下提供了一定的生存优势。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和东南部,覆盖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斯威士兰、肯尼亚、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