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bellied Redstart
English name:White-bellied Redstart
Scientific name:Luscinia phaenicuroides
【简介】
白腹短翅鸲(学名:Luscinia phaenicuroides)是鹟科歌鸲属的一种小型鸟类,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其曾被单独归入Hodgsonius属,但因分子研究显示与普通夜莺亲缘关系较近,现归于Luscinia属。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呈灰蓝板岩色,有明显的白色腹部和橙色的翼下覆羽;尾长而显著。雌鸟为橄榄褐色,腹部浅白;尾羽边缘橙红色。亚成雄鸟头部和胸部呈现蓝色,其余部分为褐色,带有斑点。雌性较为暗淡,上体为橄榄棕色,下体偏黄褐色。雌雄体长通常在16-19厘米,体重约22-25克。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的山地树林和林缘灌木丛中。该种较为隐蔽,在灌木低枝中活动,常单独行动。喜好鸣唱,尤其在夏季的清晨和黄昏,或在月光条件下活跃。
【鸣叫特征】
白腹短翅鸲的鸣声响亮而深沉,由响亮的三声哨音组成,中间音最高且拖长,而最后一音较低。在告警时发出低沉的“chuck”声类似歌鸲的“tsiep-tsiep-tk-tk”或“tck-tck-sie”。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集中在5月末至7月,通常在地面草丛或低矮灌木间筑巢。巢呈深杯状,结构由草、死叶、根茎构成。内部通常被包裹着细草、毛发和羽毛以提高保温性能。每窝产卵2-3枚,非常稀少有4枚。卵色为深蓝至蓝绿色。
【外型辨识】
白腹短翅鸲主要被划分为两个亚种:指名亚种(Luscinia phaenicuroides phaenicuroides)和普通亚种(Luscinia phaenicuroides ichangensis)。其中,普通亚种主要分布于尼泊尔、印度北部和缅甸北部。目前中国境内未发现指名亚种与普通亚种之间的显著差异,主要分布于普通亚种区域。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列为IUCN保护等级为无危(LC)。虽然其在人类活动区域内的分布较为广泛,但在特定区域种群数量可能受到威胁。
【地理分布】
白腹短翅鸲的分布区域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缅甸、老挝、越南以及中国的宁夏、甘肃、青海、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和河北等地区。值得一提的是,该物种在中国部分地区栖息高度可达到3000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