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Luscinia > Common Nightingale
Common Nightingale

Common Nightingale

English name:Common Nightingale

Scientific name:Luscinia megarhynchos

【简介】
新疆歌鸲(学名:Luscinia megarhynchos),又名夜莺,属于雀形目鹟科歌鸲属。名称来源因它们在夜间鸣唱的特性,英文名为“Nightingale”,其中国俗名还包括夜歌鸲。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西亚、中亚,以及在中国的新疆地区,夏季也会出现在某些其他省份。

【外形特征】
新疆歌鸲体长约16.5厘米。外形呈暖褐色,尾羽和臀部偏红,下体白至淡黄色稍带沙色,胸部及两胁有轻微沙色斑点。其头顶淡棕褐色,眼圈银白色,上体淡棕褐色,飞羽为暗褐色,外缘棕色。脚为肉质棕色或肉褐色。雌雄羽色相似,喙色偏深棕色。

【生活习性】
新疆歌鸲栖息于茂密的灌木丛与矮树林中,偏好阴凉林区。常在河谷、河漫滩的综混林、灌木丛或人工绿地中发现它们。它们白天晚上都鸣叫,在夜间尤其活跃,数量多时叫声明亮。

【鸣叫特征】
由于擅长鸣唱,并且经常在夜晚鸣叫,鸣声洪亮、多变且婉转动听。

【繁殖习性】
繁殖期从4月底持续至7月中旬,通常每窝产4-5枚卵,孵化期为13至14天。小巢常建于地面灌木丛底部,巢材包括枯草与细毛,直径为10-15厘米,内径6-7厘米,深度3.5-6.5厘米。小雷新生时依赖双亲长达15到30天,都会提前于10至12天离巢,在3至5天之后就能独立飞翔。

【外型辨识】
新疆歌鸲体长约16.5厘米。外形呈暖褐色,尾羽和臀部偏红,下体白至淡黄色稍带沙色,胸部及两胁有轻微沙色斑点。其头顶淡棕褐色,眼圈银白色,上体淡棕褐色,飞羽为暗褐色,外缘棕色。脚为肉质棕色或肉褐色。雌雄羽色相似,喙色偏深棕色。

【保护状况】
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二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入无危级别(LC)。在中国,它栖息于蒙古高原与荒原草原,同时也依赖冬季栖息地来维持种类数量。尽管当前数量基本稳定,但环境变化仍可能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地理分布】
该鸟种繁殖分布于欧亚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包括俄罗斯、欧洲大部分地区、北非、摩洛哥、阿富汗及中国的新疆北部地区。在中国为夏候动物。冬季活动于撒哈拉南区非洲,如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