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Loxia > Two-barred Crossbill
Two-barred Crossbill

Two-barred Crossbill

English name:Two-barred Crossbill

Scientific name:Loxia leucoptera

【简介】
白翅交嘴雀(英文名:Two-barred Crossbill,学名:Loxia leucoptera),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交嘴雀属,以独特的交叉喙闻名。繁殖季节不定,食物丰富即可繁殖。主要栖息在北半球的针叶林地带。

【外形特征】
白翅交嘴雀体型中等,头部较大,嘴呈交叉形态。雄鸟体羽呈粉红色至亮红色,翼黑且带有两道明显的白色翼斑;雌鸟全身泛黄,亦带有两道白色翼斑。幼鸟体羽斑驳,为黄红色,翼部深色并带有白色翼斑。雌鸟背头部分绿色至橄榄灰色,额头至颈背亮粉至玫瑰红,腹部至尾下覆羽白色或微粉色。

【鸣叫特征】
白翅交嘴雀的叫声独特别致,如同连发的“哒哒”声,同时伴有短促的高音“嘟嘟”声,类似玩具卡车的声响。

【生活习性】
白翅交嘴雀栖息于针叶林地带,全年均为群体活动,食物以云杉和其他针叶树的种子为主,偶尔夏季也摄食昆虫。当食物稀缺时,它们会向南迁徙,超出常规活动范围。

【繁殖习性】
此物种的繁殖行为灵活,在食物充足时,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雌鸟筑巢于松林茂密处,巢通常由细枝、小草构成,内部铺垫有柔软的羽毛。雌鸟独自承担孵化,每窝可产卵3至4枚,孵化期约为14至15天。幼鸟约22至24天后离巢,但与父母一同生活的时长可达6周。

【外型辨识】
白翅交嘴雀与其他交嘴雀,如红交嘴雀,区别在于其明显的白色翼斑和三级飞羽末端的白色特征,以及较小的头部和嘴的特征。

【物种区别】
白翅交嘴雀与其他交嘴雀的区别在于其明显的白色翼斑和三级飞羽末端的白色特征,以及较小的头部和嘴的特征。白翅交嘴雀包括两个主要亚种:leucoptera亚种分布于北美,bifasciata亚种位于欧亚大陆,后者体型较大,喙更大,羽毛黑色部分略少,且鸣声独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白翅交嘴雀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白翅交嘴雀的繁殖区域遍布北极圈至北温带针叶森林,从东斯堪的纳维亚经俄罗斯至鄂霍次克海,南延至西伯利亚南部、东北蒙古,甚至可能包括中国黑龙江省的最东北部;以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除北部),落基山脉及美国北部各州。非繁殖季时,它们会向南迁徙,覆盖更广范围。该物种包括两个主要亚种:leucoptera亚种分布于北美,bifasciata亚种位于欧亚大陆,后者体型较大,喙更大,羽毛黑色部分略少,且鸣声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