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capped Lory
English name:Black-capped Lory
Scientific name:Lorius lory
【简介】
黑顶吸蜜鹦鹉(学名:Lorius lory),又名黑顶鹦鹉。成年黑顶吸蜜鹦鹉体长约31厘米,外观引人注目,整体呈现鲜艳的色彩,头和翅膀周围为红色,头顶为黑色,翼部为绿色,尾部较短且偏暗,下翼则带有黄色边缘。这种鹦鹉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及周边岛屿。
【外形特征】
成年黑顶吸蜜鹦鹉拥有橙色喙和深色鼻孔区,头部和喉部由红转粉,背部带有黑带和蓝色条纹,胸部有不规则的黑纹,腹部为蓝紫色,侧胸和胁部则为红色,下翼覆羽边缘为黄色。幼鸟色泽较浅,下翼覆羽具有蓝色边缘。不同亚种之间存在明显颜色差异,特别是在头部和背部的颜色上。
【鸣叫特征】
它们能发出尖锐的两到三音节尖叫,如“weeee-wooooo”,飞行时则能做出‘wheee-whuh’的哨声。
【生活习性】
黑顶吸蜜鹦鹉栖息于低地到较高的山地森林、沼泽林地、开阔林地及低丘陵地区。它们在清晨和黄昏时活跃,主要以Syzygium、Freycinetia、Schefflera及其它植物的花粉、花蜜、果实以及小型昆虫为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发生在5月至7月之间,圈养环境中通常产下两枚卵,大小约27毫米×22毫米,孵化期为24天,雏鸟从孵化到羽毛丰满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
【外型辨识】
黑顶吸蜜鹦鹉共有七个亚种,分别是:
1. 比亚克亚种:Lorius lory cyanauchen
2. 萨尔瓦多亚种:Lorius lory erythrothorax
3. 海尔劳克湾亚种:Lorius lory jobiensis
4. 指名亚种:Lorius lory lory
5. 星盘湾亚种:Lorius lory salvadorii
6. 普拉里河亚种:Lorius lory somu
7. 洪堡湾亚种:Lorius lory viridicrissalis
【保护状况】
该鹦鹉被IUCN分类为无危物种,目前尚无详细统计数据。CITES II对其贸易有所限制。在新几内亚东南部,估计每平方公里有40只黑顶吸蜜鹦鹉。
【地理分布】
它们的分布地包括新几内亚的低地至山地森林和邻近的岛屿,高度可达1600米。尽管这些鹦鹉总体上比较常见,但在某些亚种如氰亚种(Lorius lory cyanauchen)中相对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