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ver Pheasant
English name:Silver Pheasant
Scientific name:Lophura nycthemera
【简介】
白鹇,学名为Lophura nycthemera,也称为银鸡、银雉、越鸟、越禽、白雉。其体态优雅,外观绚丽,雄鸟上体及双翅覆以白色并饰以黑纹,羽冠和下体为蓝黑色,长尾中央羽毛为白色;雌鸟整体较为朴素,呈橄榄褐色,具有不同程度的淡色斑纹。
【外形特征】
雄性成鸟最长可达120至125厘米,尾羽约60至75厘米,体重达1.13至2千克,具有鲜明的黑白对比羽毛。雌鸟体长约55至90厘米,尾羽约24至32厘米,体重约1至1.3千克,呈红棕至深棕色。
【鸣叫特征】
雄鸟的领地叫声类似短促低沉的雉鸡或黑鹇,展示时会发出翅膀振动声和“koo koo”的颤音,觅食时发出柔和哨声,慌乱时则发出尖锐哨声。
【生活习性】
白鹇栖息于阔叶林、松林为主的森林以及竹林里,活跃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深林,夜晚栖息于枝头。食物包括昆虫、浆果、种子和嫩叶等。
【繁殖习性】
白鹇的繁殖季节为3、4月份,实行一雄多雌制度。雄鸟之间争斗激烈,发情期脸部裸露皮肤发红,羽毛更光亮,通过展示吸引雌鸟。雄鸟筑巢于林间地面凹处,产卵4至8枚,卵色可淡褐至棕褐,有白色斑点。孵化期约24至25天,幼鸟早成性,孵化后即能行走。
【外型辨识】
白鹇的羽毛颜色与大小上有所不同,呈现出从灰到橄榄色不等的颜色,且近东北地的亚种白色部分较纯,尾羽也更长;越往南地区亚种的颜色则更暗,尾更短。具有显著特色。
【保护状况】
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IUCN红色名录种群级别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白鹇广泛分布在亚洲大陆的东南亚地区,从中国南方省份如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至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的山地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