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crested Coquette
English name:White-crested Coquette
Scientific name:Lophornis adorabilis
【简介】
白冠蜂鸟,学名:Lophornis adorabilis,是雨燕目蜂鸟科冠蜂鸟属的一种鸟类。这种体型极小而拥有独特冠羽的蜂鸟仅分布在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的低地和山脚地带的湿润森林内。
【外形特征】
雄鸟以尖锐的白色冠羽和亮绿色的颈部羽毛闻名,腹部呈赤褐色,胸部为白色,臀部有条白色带纹。雌鸟则与其较为相似的棕冠蜂鸟相比,其赤褐色腹部更显著。成年雄鸟体重大约为2.7克,身长8厘米左右,翼长37.8毫米,嘴峰13.2毫米,喙宽1.6毫米,喙厚1.4毫米,跗跖长约5毫米,尾巴长约26.8毫米。
【外形特征】
雄鸟的头上有一束铜褐色的前冠并竖立着醒目的白色冠羽,背部和颈部为闪亮的青铜绿色,背部上方为白色带,尾部闪耀赤褐色并带稍许青铜色。喉咙和脸颊部分具有闪亮的绿色光泽,两侧脸颊有细长的细羽。相比之下,雌鸟则显得暗淡得多,若无冠羽,前冠为暗铜色,喉咙和胸部为白色,带有青铜绿斑点。幼鸟与雌鸟相像,但尾巴图案较暗,雄鸟的喉咙绿色斑点更为突出。
【生活习性】
白冠蜂鸟在觅食过程中会发出轻柔的“tseping”声。它们通常栖息于潮湿的森林内部和边缘以及高的次生林,并偶而现身于花园中。它们挑食,主要以花蜜为食,但也会捕猎小型节肢动物。这种鸟类擅长悬停飞行,通常在树木树冠层觅食,但在森林边缘及花园中亦会降至较低高度。
【鸣叫特征】
白冠蜂鸟在觅食过程中会发出轻柔的“tseping”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旱季早期,大约12月至2月。雄鸟会通过弧线飞行显示其求偶意图。雌鸟则负责使用植物纤维和蜘蛛丝筑造隐蔽的杯状巢,其外部还会覆以苔藓,通常筑建在树枝上,位置有时较为显露,可高达18米。每巢每次产卵2枚,从孵化到幼鸟离巢通常需要21至22天。
【外型辨识】
白冠蜂鸟的雄鸟通过其独特形状和颜色的冠羽以及腹部颜色与同类区别开来。相较于棕色冠的蜂鸟,雌性白冠蜂鸟显而易见的特征是其更加显眼的腹部赤褐色。
【保护状况】
白冠蜂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状态。然而,成熟个体的数量至少估计为20,000只,并且数量正在下降。它们最主要的威胁是栖息地丧失。
【地理分布】
白冠蜂鸟广泛分布于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海拔高度从海平面至1,200多米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