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sted Tit
English name:Crested Tit
Scientific name:Lophophanes cristatus
【简介】
凤头山雀,学名*Lophophanes cristatus*,是雀形目山雀科冠山雀属的鸟类。它们分布于欧洲的针叶林区和落叶林中,主要在法国、伊比利亚半岛以及英国苏格兰的古老松树林。这种鸟不会迁徙,适应当地的环境。
【外形特征】
凤头山雀是一种小型至中型山雀,体长11.5-12厘米,体重9.7-15.8克。它们的头部极具辨识度,具有黑色和白色相间的面部图案。雄鸟的前额和冠部为黑色,羽冠边缘为白色,形成鳞片状外观。雌鸟与雄鸟非常相似,但头侧的条纹较窄,两胁偏黄褐色,且羽冠往往较短。幼鸟的整体外观与成鸟相似,但羽冠较圆钝,头侧偏黄褐色,眼纹和耳羽后缘颜色较淡。
【鸣叫特征】
凤头山雀的鸣叫声清晰、悦耳:先是上升的‘zee-zee-zee-cheera-cheera’声,后接低沉的颤抖声‘brrrrrr, t-brrrrrr…’,有时会以‘zizizi’或轻快的‘si-si-si-sisisisisi’声结束。这种鸣叫声是其标志性特征之一。
【生活习性】
凤头山雀栖息于松树和云杉森林中。夏季它们多活动于树冠层,冬季则下降至较低层次,甚至接近地面觅食。它们主要以小昆虫及其幼虫为食,但在冬季更偏好种子和果实。凤头山雀常与其他山雀混合觅食,鸟类之间构建了动态的合作生态关系。
【繁殖习性】
凤头山雀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3月至6月。每窝产卵数量在5-11枚之间,由雌鸟负责孵化,通常孵化期为13到18天。雏鸟在父母的共同照料下成长,离巢日间数从16至22天不等,之后还需依赖父母23至25天。每个繁殖季节平均成功抚育的幼鸟数为4.7到5.9只左右。
【外型辨识】
凤头山雀区别于其他山雀的显著特征在于其独特的羽冠和黑白面部图案,尤其是直立的冠部和特有的头部标记,与相近物种相比,这些特征更为明显和典型。
【保护状况】
凤头山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但其特性的栖息地保护还需要继续关注和努力。
【地理分布】
凤头山雀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至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其种群主要集中在欧洲中部和北部的针叶林、法国和伊比利亚半岛的落叶林,以及英国苏格兰古老的松树林。
【其他事实】
凤头山雀在第一年就可开始繁殖,最长记录的寿命为7年零7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