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Estrildidae > Lonchura > Black-breasted Mannikin
Black-breasted Mannikin

Black-breasted Mannikin

English name:Black-breasted Mannikin

Scientific name:Lonchura teerinki

【简介】
黑胸文鸟(学名:Lonchura teerinki)是雀形目梅花雀科中的小型鸟类。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中西部山区,特别集中于海拔1200到2200米之间的开阔草地、农田和灌木林边缘区域。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的面部呈黑色,并渐变为深棕色的冠部和颈部;其上体为肉桂棕色,臀部及尾覆羽为黄色。尾羽深棕色带黄边缘,腹部白色,且两侧胸侧带有黑色或黑棕与白色混杂的条纹,下腹部及大腿亦为黑色。它们的眼睛呈深棕色,眼周边界为暗灰色。嘴大,蓝灰色;腿则为深灰色。雌鸟的脸、胸较为淡暗黑,而胁部则带有黑白斑点。

【生活习性】
黑胸文鸟为草食性,尤其喜好草籽和小型灌木种子,它们一般通过攀爬趋向茎端或种子头的方式觅食。若落地草籽未能完全被地处所掩盖,黑胸文鸟亦会争取时间补充不足。

【鸣叫特征】
黑胸文鸟主要发出柔和、清晰且类似铃声的“tseep”音响,有时也会展开响亮的“tcheep”声,两性有所不同。其接触社交声中亦包括“twy”,这种声音上升是随个体情绪变化而变化。此外,黑胸文鸟群体还以持续的啾啾声和歌唱构成交响乐般的环境背景声。

【繁殖习性】
繁殖期间,通常一巢构建为大型草丛体系,直至可供下置三枚蛋孵化而出,平均孵化时长为14至15天。雏鸟期非常依赖亲鸟,大约在21至24天的喂养后独立出巢。而雏鸟初生时呈现出全身粉红色,并逐渐由背部稀疏白色的绒毛覆盖,口裂边缘为蓝色,内部黑色。

【外型辨识】
从体型与色彩上的显著差异来看,黑胸文鸟与雪山文鸟可能存在轻微的海拔重叠情况,但通常黑胸文鸟则倾向于较低海拔区域活动,而黑色胸部颜色更为明显。这一特征在不同亚种之间有所区别,Mariae亚种的上体颜色更显灰棕色。

【保护状况】
在保护方面,黑胸文鸟受到IUCN组织的评估,被列为无危物种。然而,笼鸟贸易对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此鸟全球分布面积估计范围为20,000至50,000平方公里,它生活在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燥草原和高海拔草原等环境之中。

【地理分布】
黑胸文鸟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中西部山区,特别集中于海拔1200到2200米之间的开阔草地、农田和灌木林边缘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