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e-headed Munia
English name:Pale-headed Munia
Scientific name:Lonchura pallida
【简介】
淡色文鸟(英语:Pale-headed Munia,学名:Lonchura pallida),属于雀形目梅花雀科文鸟属的一种小鸟,以其独特头部的白色外观和深色的身体而著称。该鸟广泛分布于印尼苏拉威西岛及小巽他群岛的多个岛屿,包括Lombok到Wetar、Kalaotoa、Madu这些区域。
【外形特征】
淡色文鸟体长约为11厘米,体重12克。它们的头部呈淡奶油白色,颈背灰白色,背部、翅膀和尾部呈深棕色,臀部和尾上覆羽为赤褐色;喉咙和胸部呈现浅灰色,腹部和两胁为浅赤色,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则为棕色;虹膜为深棕色,眼圈灰色,喙为淡蓝灰色,而腿则是灰色。雌性和雄性的外形特征并无差别,但幼鸟头部和背部呈现出统一的棕色。
【生活习性】
淡色文鸟栖息在开阔的草地、稻田、草地和灌木丛中,分布地区的海拔高度范围从海平面至1000米。它们的食谱主要是各种草籽和稻谷,无论是生长在植物上的还是掉落地面的。通常,淡色文鸟会群体觅食,也会呈现出单个或一对的状态,有时候会与其他种类的文鸟混群活动。
【鸣叫特征】
雄性淡色文鸟有响亮的接触叫声“pseet!”,雌鸟则是“psit!”,它们的歌声为高音的“weeeeeeeee”颤音。
【繁殖习性】
淡色文鸟全年都会在苏拉威西的帕卢谷繁殖。它们的求偶表现相当精彩,雄鸟会衔出一根稻草,低首向雌鸟展示,同时上下振动稻草,并先发出歌唱,继而伸长颈部展示;当吸引到雌鸟后,雄鸟会更加挺立,接近雌鸟且手持稻草上下摆动,展示时全身羽毛竖起,头部前倾,并进一步靠近雌鸟。巢具有覆盖性质,通常建于草或枝干之上,其人口有一个小平台,内衬由细茎叶构成。每巢产蛋4到6枚,孵化期一般为14至16天。雏鸡为皮肤粉红色,裸露,嘴部肿胀,起初呈蓝色,10天后变为白色,末端黑色,头部的嘴喙淡黄色,并带有黑色面板,短舌,无特定特征标记。整个雏鸟期为20至22天,离巢后2至3周,小禽鸟便能独立生存。
【外型辨识】
与五彩文鸟相比,幼鸟头部的颜色较淡,另外其喙也明显偏小。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这种鸟的保护状态是“无危”,但某些地区,如适宜生境的扩大可能使其分布区域有所扩展。